第十四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三)(第2/4页)新宋

他在札子中提出了解决之策――用周官封建之遗义,将对帝室威胁较大的四大宗系的袒免亲以内,分别安置于四京,如此汴京的宗室人数减少,将易于控制;而将无甚威胁的袒免亲以下,分散到各路州居住,按人口授予一片田地,在那些地方,物价远比汴京要低,应酬亦少,不仅朝廷可以节省一笔开支,宗室们也可以耕读传家,保证衣食无虞……

    但吴从龙却并不知道石究竟有没有看过他的札子。他只能抱着万一的希望,继续听石与曹友闻着什么结算钱庄。随着石与曹友闻谈话的深入,吴从龙只觉他们口里吐出来的字、词,一个个的从耳边飘过,他却渐渐充耳不闻……

    “……在婆罗洲的南面,有?婆等国,东北方向,有摩逸诸岛,而在摩逸、婆罗洲、?婆国的东边大洋之上,更有无数的岛屿。海上都传,女人国便在这万岛之中,只是无人知道究竟在何处;还有水手,过了这上万的岛屿,再往东去,便是东大洋海,昆仑仙山,便东大洋海的彼岸……”

    不知何时,石与曹友闻的对话,已经转到了南海的风土人情上面。

    “如摩逸岛(注二),以及隶属于摩逸之三屿、白蒲延、蒲里噜、吕宋诸岛,其中并无邦国。学生有一年曾被海风吹到吕宋岛,知摩逸岛实不及吕宋、三屿大,学生以为,吕宋、三屿等是否果真隶属摩逸,亦不得而知。或是因中国之商贾,通常与摩逸交易较多,而有讹传亦未可知。”

    “故所谓南海诸国中,如交趾、占城、真腊、蒲甘、三佛齐、?婆六国,皆一时强国也;这六国当中,又以?婆释家盛行,国力最弱,不过与被朝廷伐灭之勃泥国国力相当。至于其余诸国,名之曰国,实不过一部族,一城邦也。只不过如丹流眉、蓬丰等国,临近三佛齐、真腊,其地方虽,却夹于大国之间,有投鼠忌器之虑。而摩逸诸岛,以及婆罗以东之诸岛,薛侯经营以久,朝廷威信素著,而所有无人之荒岛,更已视为皇家之私产,若有朝一日,朝廷欲收为州县,亦反掌可定。

    曹友闻对于鼓动朝廷用兵,可谓念念不忘,不肯放过一切机会。

    石一心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却没留心他这点心机,愕然了一句:“州县?”旋即摇了摇头,道:“所谓鞭长莫及,用兵虽不难,然而将来要收赋税可是麻烦事,弄不好,又是一个西南夷之乱。而且,只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去那里做县官,纵有人去了,天高皇帝远,难保不为非作歹,闹出乱子来,还要朝廷收拾。此非凌牙门、归义城可比,朝廷还可以谨慎的善择守吏,朝廷没那么多好官吏可以派。”

    石完,意犹未尽的又摇了摇头,道:“不成!不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真要收为州县,一定要屯军、移民,背上十年的包袱,将来果真富饶起来,却又留下割据之患。此非上策,此非上策!”

    石只顾自己着,没注意到,曹友闻与吴从龙已经面面相觑――石如此回答,无异于告诉二人,他的确曾经认真考虑过“收为州县”的事!

    二人顿时精神大振。曹友闻终于确信,服石对注辇国用兵,已非一件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而吴从龙却是脑中灵光一现,想起一件大事来――便在这一瞬间,刚才石的什么“马驹”,在吴从龙的脑海中,都变得明亮起来。

    “州县固然不行,恢复封建之制呢?”吴从龙忽然插道。

    众人一时间都没有明白吴从龙在什么,但只过一会,所有的人都反应过来。

    自潘照临以下,所有人都被他的话惊呆了!

    但吴从龙却留意到,石虽然做出惊讶之色,但他的眼神,却与其他人然不同――石并不是真的吃惊。

    吴从龙顿时又惊又喜,惊的是石果然有此想法,喜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机会,他连忙又道:“我记得相公曾经过,正是因为周官封建之制,今日之东南,才能成为华夏。自古以来,便有在朝廷鞭长不及的地方,封建诸侯,为国家藩篱之惯例……”

    “妙哉!妙哉!”曹友闻忽然也长吁了一口气,赞道:“唐太宗未能恢复封建制,原因是贞观诸臣认为封建制容易引发割据内乱,使手足相残,更伤及国家之根。若封建南海,则无此虑。诸侯们在南海称王称霸,另当别论,然若想自南海而威胁中土,四五百年之内,不必做此想……”

    “允叔得不错。”此时吴从龙是绝不会允许别人来抢他的风头的,“反而朝廷若有奸贼内乱,南海各诸侯却可齐心协力,与国内之忠臣联手,共扶帝室。封建南海,是有周、汉之利,而无周、汉之弊!”

    “这不过是异想天开!”吴从龙没料到,他话音刚落,潘照临的一盆冷水,便毫不留情的浇了下来,“此议绝不可行,朝廷宗室,有几个愿意去南海那种瘴疠之地受苦?相公若提出此策,将比王安石更招宗室之怨气。

    “先生所虑诚是。”吴从龙看着石的眼睛,只觉浑身都热血,他生怕石被潘照临动,抢着回道:“然而在下以为,宗室中固然有人安于享乐,却也不乏英俊才杰之士。朝廷为安宗室,对宗室诸多限制,只怕也有不少人盼着有机会一展鹏翅。”

    “子云得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