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封疆尽是春秋国(一之全)(第3/4页)新宋

第二次生命。

    一次完不同的生命。

    他在大宋朝的事业已经完毁了,这个强大的国家,这个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国家,亦已不再是他的家乡。

    他也不再是那个纨绔子弟,甚至不再是那个幻想着要做“陕西桑充国”的卫家公子?卫家诺大的家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毁了。颁行盐债后,陕西转运使范纯粹将陕西盐债定额的一半,强行逼迫卫家购买。卫棠的父亲一时想不开,被活活气死,但他家却依然不得不变卖家产,购买盐债。那时在汁京的卫棠还然不知情,一直到封建敕颁布,卫棠想要劝家人,变卖家产,举族随雍王出海,他才接到消息,他家除了那张巨额盐债债券外,其余所有家产,已不足一万贯!卫家百年的积累,荡然无存,他合族老亦别无选择,只能背井离乡,前往那闻所未闻的瘴疬之国。

    这才叫做赤条条的一无所有!

    比起他这一年中的巨变,那种挫折、苦涩、绝望这区区的晕船之苦,又算得了什么?

    从知道他父亲死讯的那天起,他不再视自己为宋人。

    他己经是一个雍国人。一个雍国人,又怎么可以晕船?!

    这个新生的国家,将是一个属于海洋的国家。船对于雍国人来,将会如同马对护契丹人一样平常。

    到了杭州后,为了助雍王购买船只、各种物资,招揽人手,卫棠又索性将那价值一百多万贯的盐债债券,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了一个杭州商人。从此以后,他就真正的一文不名了。

    他的族人,将从雍王那里,分到一片采邑,但他们必须自己亲自用双手去开垦耕地、播种、收获,到了农闲时则要帮助雍王修筑城墙,打造兵器,征服夷人

    这是卫棠在从汴京至杭州的路上,与雍王、吕渊一道,反复讨论,定下来的立国之策。虽然海洋与贸易,可以带来富裕,但惟有掌握了粮食、铁器、战马,这个国家才能稳固,才不会受制于人。因此,未来的雍国,将以耕战为,以贸易富国。

    这样一个新生的国家,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用鲜血与汗水去换取,无论如何,都是容不下珍玩华服的。

    他们要省下每一文钱,购买粮食储备,直到他们开垦的农田能丰收;除非他们能找到铁矿,打造出来足够的盔甲、刀剑、箭头,否则他们必须省下钱来,购买生铁、出大价钱雇佣工匠,或者找海商购买武器;还有农具、耕牛、战马、药材、医生

    卫棠再也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他象个穷书生一样,连吃饭都很节俭。

    但是,卫棠却发现,竟没有任何人曾看他这个穷书生。从雍王留下来照顾他的那几个护卫的眼里,甚至从他雇佣的梢工、水手眼里,他看到的,是一种他以前渴望已久,却一直未能得到的尊敬。那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因为他的家势,不是因为想讨好他,不是因为有求于他,亦不是因为惧怕

    尽管他直到现在,在船上走路,依然踉踉跄跄。

    “哼,一个邺国公而已,有什么了不起!”

    卫棠听到身后一个护卫愤愤不平的道,又听另一个护卫接道:“听邺国公是英宗皇帝幼弟,宫里头一向很看重,只不知他们要封到哪里”

    “什么宫里头?又岂止是宫里头,邺国公又有什么了不起,依我看,还不是因为柔嘉县主的面子?如今清河郡主是太皇太后面前的红人,权势正盛,准不给她三分薄面。准不知道柔嘉县主与郡主情同姐妹?还有,汴京谁没听过,柔嘉县主至今未嫁,是因为和石相公有私情?你看丰稷跑前跑后这么殷勤,他是石相公抚陕时的旧部;还有,薛奕居然把宗泽都派来了,就为了给他家带个路,若非是为了石相公,谁又能差得动这个南海王?≈qut;

    “此言有理……”那护卫低声咕噜了一句什么,便听两个护卫鬼鬼祟祟的在身后笑了起来。

    卫棠也不由笑着摇了摇头,对面的船队,正是第二批封建之宗室中邺国公赵宗汉的船队。虽然自办《秦报》后,与宗室交往并不多,但他这些年,也多少听过柔嘉县主之名,有关柔嘉县主老大不嫁,宗室里头,背后也传为笑柄,的确有多人她与石有私情。他以前甚至还想过,一个和石悄悄有私情的宗女,应当长得如何美若天仙法?

    但如今的卫棠,早已不再关心这些声色犬马的事。这些宫闱秘闻,是真也罢,是假也罢,又有何干?

    “休要羡慕他们。”卫棠没有转头,淡淡道:“既然已独立一国,朝廷眷顾得一时,可眷顾不了一世。听邺国公赵宗汉只会画画,宠女儿,儿子虽然生得多,却没几个管用的,只会吹法螺。这一等诸侯,朝廷赏赐得再多,亦是枉然,迟早有一日,让蛮夷给灭了。吾辈追随明主,日后才是前途不可限量,何愁不代代富贵?!”他仲出手来,指着邺国船队,冷笑道:“你看他今日风光,日后尚不及二位。”

    “大人得甚是。”那两个护卫笑道,二人显是深以为然,一个护卫又笑道:“我昨日下船去杭州城,还听一件事,皇上还赐了金鼓斧钺给柔嘉县主”

    “谣言罢了。”卫棠不由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