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黄金错刀白玉装(四之全)(第1/5页)新宋
绍圣元年,陆月。
凌牙门。
这块大宋朝最重要的海外领地,地处金州与黄金半岛之间的海峡当中。自从薛奕经营凌牙门以来,至绍圣元年为止,当人们提到所谓的“凌牙门”时,所指的区域早已有了许多不同的含义。它有时候指的是包括了黄金半岛的最南角以南海域中由宋朝虎翼第二军控制的大片群岛;而有时候,人们所指的,则是后来所谓的“岛”,那是一座南北四十六里余,东西约八十九里的岛屿,岛上多山,覆盖着大片的森林,在这座岛上,有虎翼军的港口、兵营、城寨、船坞,有薛奕的侯府,有大宋在凌牙门的所有官衙,还有市镇、居民、寺庙、勾栏、钱庄至于它的第三个含义,亦是这个名字最初所指的地区,岛南面那个西口有岩石相对挺立的岛,如今却很少被人们使用。那里如今只是“凌牙门”的一个很普通的港口而已。
对于来往凌牙门的人们来,其实也不会当真有人去追究这个名字的具体含义。在人们的心中,“凌牙门”这个名字,代表的,是大宋朝在整个南海地区的权威,是整个南海地区最为繁忙的商埠,是从广州至金州最为强大的海上武力――尽管严格来,虎翼第二军的军部是设在广州,而大宋亦有明确的法令,凌牙门所有官员、以及虎翼军所有将士之家属,必须居住在大宋的土,对大部分将士而言,他们的家属都在广州,因此理论上来,广州才应当是宋朝在南海力量的真正的中心才对。
然而,人们就是形成了这样的印象。
而事实,也确是如此。
凌牙门就是南海的心脏。
绍圣元年,凌牙门都督府上呈给大宋朝廷的户籍簿上,登载的编户齐民,已突破万户,其中宋人不下七千户。仅凭此一样,凌牙门在南海诸岛,便不负其名。
这个时代,户口意味着税收,亦意味着强大的武力――若事有紧急,剔除老弱妇孺,凌牙门都督府亦随时可以征召一支万人规模的军队。在此地区,这是绝对不可以轻视的武力。
不过,这里的人口,每一年都是有规律变化的。每一年的五陆月开始,在信风转向之后,便是凌牙门人口相对大量减少的时节,随着一艘艘海商借着东南信风,扬帆出海,前往宋朝,凌牙门也会明显变得清净许多。
十余年来,只有今年是个例外。
海商们照旧前往广州、泉州、杭州,自西方而来的海商依旧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因为有个闰二月,陆月之时,信风已转向四五十日,西方大食、注辇国来的海船,按理是应当渐渐多起来了,但今年陆月的情形,较之往年,却最为惨淡。自西而来的海船还带来不那么中听的消息,至少有三艘船上的水手在凌牙门的勾栏、客店里,宣扬他们的新闻――注辇国拦截了所有途径他们港口的海船,禁止他们继续东行,而且,凡是船上有宋人的海船,一律连人货带船,部籍没充公。有水手还绘声绘色的讲叙他们是如何躲过注辇国的水师,历尽艰辛才来到凌牙门,他们又如何看到宋人的武装商船,被注辇国的水师围剿,抵抗、然后被俘或者沉没。海船带来的传闻是真是假,无人知道。但这些船只的确也没有在凌牙门停留太久,而是稍作休整,随便买卖点货物,便启程前往广州
若是在往年,这便意味着凌牙门要经历长达半年之久的萧条。
但今年,甚至没有多少人关心那数千里之外的注辇国。自从去年打破三佛齐后,在南海,根没有几个人相信会有谁敢挑战大宋的海船水军。注辇人可以在他们的港口阻断商船,以此报复大宋,但是凌牙门的人们,在乎的却是他们的新客人――邺国部众、周国部众、还有为数不算太少的野心家们自从闰二月中旬周国公柴若讷、邺国公赵宗汉的船队先后抵达凌牙门后,这里的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发了点财。而有关邺国与周国的新闻,亦成为凌牙门最热门的话题,毕竟凌牙门是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到过汴京,更不知道皇亲国戚长得什么样,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不少水手,甚至在亲眼见到邺国的船队之后,依然坚定的相信,身为皇叔祖的赵宗汉,乃是一个身上披着龙鳞的怪物。也有人一门心思的打着周国那千余男人的主意,已经不只有一个人跑去和柴若讷,要求他在南邑城中划出一块地来,用来开勾栏
但是,位于凌牙门岛西南最高的山麓上的薛侯府内,气氛却没有这般轻松。
“局势不甚乐观啊。”薛奕锁紧了剑眉,发出无奈的感叹。中庭之内,他麾下的几员校尉,还有刚刚从新邺城赶来的宗泽,都一道屏气凝神的站立着,听着他们的上司发牢骚。
的确是比较倒霉的。
曾经在凌牙门当过都督的太府寺卿曾布曾大人,在去年上了一道奏章,朝廷于是再次重申了一些原有的“约束”,并加进了一些新的约束。
这些约束大概包括两种事情。
第一种是虽然让人感到麻烦,但还算无足轻重的事情。包括以更加严厉的军令规定海船水军将士家属必须居住在宋朝土,翊麾副尉以上的在海外私自纳妾生子,母子皆必须送回国内诸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