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阴阳灾异说》,儒教闪亮登场!(第2/3页)楚氏赘婿

酸溜溜说:

    “瞧,又出天灾了,这老天爷对你们的示警、惩罚来了吧!赶紧改吧,换人上位,改制度,叩首谢罪吧,把一切制度统统改了,这场天灾大难就不会发生了。”

    这些现代人的脑子都不太好使。

    更何况二千年前的古代。

    将两个同时发生的事情,混为一谈,当然很容易被古人的直觉所接受。

    楚天秀对此充满了戏谑。

    天灾就是天灾。

    跟人有半毛钱关系?

    不能因为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就说人类这种杂食动物,触怒了老天爷吧。

    董贤良精心构思许久,影响了后世两千年的《阴阳灾异学》,终于还是问世了,并且公开刊登在《丞相府邸报》上。

    这无疑会震动整个大楚。

    发表一门新的学说,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干的。

    无名小卒断然不能如此,那是会被嘲讽死。

    这是大儒的特权,或者是即将晋升为新一代大儒,才有资格发表自己的独立学说。

    很显然,董贤良在大朝争获胜之后,他在整个儒派的地位正在快速的上升。

    他抓住这个时机,推广他最新研究出来的《阴阳灾异说》。

    儒家原本是一门专门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学,孔孟先贤们做得非常不错。儒家跟道家、墨家等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学说没有太多关系。

    董贤良却强行的把儒家学说,糅合了阴阳学,改造成了《阴阳灾异说》,用来指导和干涉整个社会的一切。

    这也意味着,“儒家”正在突飞猛进的在向“儒教”进化!

    宗教,最爱干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信奉我的教派学说,我就干涉你的“吃、穿、住、行”一切,甚至主导国政,都要遵循我的学说。

    儒家迅速儒教化。

    大楚皇帝要是信奉了董贤良这一套学说,这儒教就要用这套“天灾警示人祸”的学说,来干涉指导朝政。

    ...

    楚天秀自从发现董贤良对阴阳学很感兴趣之后,便一直警惕,董贤良会鼓捣出这套奇怪的学说。

    楚天秀拿着《丞相府邸报》,步入鸿门客栈内,找了一处座位坐下。

    众读书人都在听董贤良传道,也没人注意到他小昏侯来了。

    客栈内,数以百计的儒生们,甚至还有一些门阀士子,都是正目光狂热,望着人群中间,慷慨激昂的董贤良,聆听着他的最新学说。

    “人要有信仰,不可无所畏!”

    “人要惟畏天、畏地、畏祖宗!”

    “天灾,是上天在震怒,是天意的传达,这是上天对我们罪行的示警,威慑我们要心怀敬畏之心。”

    “心有恐惧,心有忌惮,我们的德行才会收敛!否则上天定会给予严惩。”

    “君王受命于天,帝君和人臣要敬畏上天的示警。百姓供奉先祖,要敬畏祖先的托梦。祭天祭祖,乃是头等大事。”

    “上天示警,修德免灾!”

    “国因失道而将亡之前,上天会先以天灾来谴责、警示。如果不思反省,就会以怪异的天灾或天象来警告诫惧。再不知道改变,真正让其败亡的灾害就将来到了。”

    “《阴阳灾异说》,此乃人遵循天意的大道!”

    董贤良激动的宣扬着自己的教义。

    “好!”

    “太好了,董大人的这门学说终于把天灾的出现给说清楚了。天灾四起,我们唯有修德免灾。帝王,大臣,百姓,皆要好好反省!”

    在座的众儒生们纷纷激动,大声叫好。

    就连祖儿听了,也惊叹,“姑爷,这董贤良好厉害,天灾原来还有这样大的作用...不愧是庚子殿试第二名!不过,姑爷肯定比他更厉害,姑爷才是殿试第一。”

    楚天秀哭笑不得。

    这套学说当然厉害,影响了后世帝王两千年。

    帝王以天子自居,一直到大清年间,皇帝每逢天灾都要赶紧去谢罪,痛骂自己缺失德行,或者让一名大臣去顶罪革职。

    这能不厉害吗!

    但这套儒教学说,祸害之处极大。

    儒教都把天灾给“解释清楚”了,那对自然科学就非常的不重视了,更是不会深入去研究它们。

    后世两千年的读书人,数万数万的人都忙着研究儒家的伦理关系经典,有几个人去研究自然科学?

    用后世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整个华夏文明都在拼命狂点“生产关系树”,却忽略了另外一颗生产力科技树。

    要是两千年前华夏就把一半的读书人,分去狂点的科技树,那这个星球上根本不会有其他文明什么事。

    董贤良在一番慷慨言辞之后,终于看到,人群中多了一个小昏侯。

    “小侯爷,董某不久之前刚刚研究出来的《阴阳灾异说》。你觉得如何?”

    董贤良客气的拱手问道。

    别的儒生的意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