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第三轮国试在即,万众瞩目!(第1/2页)楚氏赘婿

    楚天秀拱手和众官员、士子们告辞,坐上平王府马车。

    他一屁股坐在车厢内,面色发白,整个人都快脱虚了。

    大楚科举考全科,总算是搞定了。虽然多给了儒家一些考题,但总算搞定了这件大事。

    但是,他还是两脚发软。

    皇帝居然说“朕看你也不昏啊!”...这绝非随口之言,而是在提醒他太高调了,得低调收敛了。

    楚天秀能不心惊胆颤吗!

    他之前把门阀勋贵派领袖丞相谢胡雍搞下去了,打压了守旧派,推动朝廷新政。

    现在又踩了儒派的领袖孔寒友,压制儒家独尊的冲动。

    这不都是为了大楚皇朝么!

    皇帝项燕然却还是疑神疑鬼,说出“看你小昏侯也不昏”这种话出来。

    太祖皇帝封了楚氏“昏侯”,就是要昏。

    昏侯,要是不昏了,这意味着什么?

    他这小昏侯太难了!

    不仅要对付门阀勋贵和儒派,还要让皇帝对他不起疑心。

    车厢内,李虞和祖儿、狄儿,早就等着了。

    “夫君,脸色怎么这么差?”

    李虞看他面色苍白,不由吃了一惊。

    “娘子!要是哪一天,皇帝忽然对我起了杀心,怎么办?”

    楚天秀苦道。

    “不会,你对沈太后孝,对皇帝忠,皇帝怎么杀你?”

    李虞懵了一下,惊道。

    “现在自然是不会。”

    楚天秀叹道:“可皇帝哪天要是快死了,他为了太子项天歌能坐稳这天下,定然会铲除一切隐患。那些诸侯...还有我小昏侯!”

    这种事情,他在史书上看的太多了。

    皇帝多疑,自古如此。

    最怕别人抢了皇位。

    那些皇帝临死之前,经常杀太后、外戚、功臣、权臣,为太子登基铺路。

    站在皇家的立场上,这没什么不对,杀了这些外戚、权臣,太子的皇位才能坐的稳,天下才能太平。

    可是,谁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他小昏侯依然有威胁。

    “皇帝杀谁我不管。但他若杀夫君,我就反了他!我父亲为了项家,已经牺牲了三子,李氏一族对得起他们项家了。

    以后我们的儿子,还要继承平王府的家业呢!这是他欠我李家的。皇帝若要杀你,我们就造反!”

    李虞一双美眸露毅然之色。

    她眼神又柔和了下来,“不过夫君也无需太担忧,既然皇帝之前都没有杀你,已经让你入赘平王府,就说明他放下了杀你的念头!以后再想杀你...就是他就是想连平王府一块动手了。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娘子!”

    楚天秀握着李虞的玉手,心中感动。

    造反什么的。

    他没动这心思。

    大楚皇帝看着威风八面,但是大楚数百万公里疆土,天下几千万人的担子压在身上。

    每天凌晨天未亮就早朝,几个时辰来批阅奏章。

    指不定,还有兄弟反目父子成仇,诸侯造反,反贼乱党到处流窜。大楚立朝六七十年,就换了六位皇帝,大多数皇帝也是短命。

    当个皇帝,太累!

    他穿越当小昏侯,已经很爽了。虽然入赘平王府,他现在也没什么不爽,闲着无事就造纸,搞点火药什么的。

    这日子逍遥又自在。

    何苦费尽心思去造反,逼着自己去没日没夜处理朝政呢!

    只要皇帝不对他起杀心,他自不会干造反的事情。

    不过,防一手,还是很有必要的。

    朝堂上,儒派和门阀勋贵两派之间的争斗,他以后还是尽量少掺和。

    把这次科举大考考完之后,继续当自己的小昏侯,丹阳县令去。

    省的皇帝老是担心他不够昏。

    ...

    大楚皇朝的第一轮县试考完。

    楚天秀回到虞园,休息了一下,继续准备科举大考,心思都放在第三轮国试考题上。

    半个月之后便是郡试,从各郡县的童生里面,选拔出一批秀才。

    这第二轮的郡试,由各郡太守们主持。

    金陵城的第二轮郡试,是府尹王栩来主持。

    楚天秀为了避嫌,避免提前泄露国试的考题,已经极少踏出平王府。

    第二轮郡试考卷其实也不太难,除了大量看书之外,增加了一些理解,并无太多出奇之处。

    在县试拔尖的一群童生,很容易考中郡试成为秀才。

    金陵城的一千名童生里面,最后选出了分数最高的二百名秀才。

    而大楚的各郡,每郡大约诞生了十多名秀才。

    郡,跟帝都金陵城,实力差距显然极为巨大。

    金陵城聚集了十大门阀、高官勋贵、天下巨富豪商,有天下最多的读书人,远非郡县可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