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乌江之渡!(第1/2页)楚氏赘婿

    楚天秀和李虞带着五万朝廷大军在丹阳城外驻扎,休整了两日,将丹阳兵编入了他们的军队。

    丹阳县还有大量储备的精良兵甲、刀剑,原本都是太尉府下的订单,都装备给这支朝廷部队。

    在丹阳县抓紧赶制了一批铁丝网、马拒之类的东西出来。

    铁丝网这玩意,工艺很简单。就是把铁融化了,从小孔里漏出来,就能拉出铁丝。

    用来防守,十分有用。

    军营大帐内。

    楚天秀和李虞等人,还有一群将校,李家子弟们,正在商议战法。

    “金陵帝都最大的威胁,便是北上的二十余万吴军和南下的十万楚军。其余诸侯叛乱,奔着中原其它地方去了,并未南下。”

    “吴军的二十多万主力正在围攻宛陵城。谢安然那边兵马很少,恐怕压力巨大,不知道能够守住多少日。

    我带三万兵马去支援宛陵城,多见见血,把丹阳精兵练出来!

    楚军不知何时何地渡江,你带兵去长江边,拦截楚军渡江。”

    楚天秀说道。

    李虞点了点头。

    这是早先拟定好的战术。

    “报,左将军、右将军!”

    一名探子奔至大帐,急道:“江北传来军情消息,楚王项戊,率领十万大军攻占了乌江县,在乌江县驻扎兵马,正在准备大量船只准备渡大江。

    乌江县令不敌,弃城而逃,派人送来军情。”

    “乌江?”

    楚天秀一愣。

    这乌江县,就在丹阳县的大江对面。

    从乌江县过了大江,楚军只需半日,很快就能兵临丹阳县城下,一举攻占丹阳县城。

    很显然,楚军的下一个目标定然是丹阳城。而不是金陵帝都。

    这楚王倒是会很会挑渡江的地方。

    “怎么他们都奔着丹阳县来?吴军来了一拨上万兵马的先锋,想要拿下丹阳城。这楚军又大举前来。”

    祖儿站在楚天秀身后,满脸的疑惑。

    “丹阳县是金陵城的上游,先攻占下丹阳县,在此地建立一个后方粮草仓库,也方便楚军攻打下游百里之地的金陵城。

    否则,凭借金陵城的坚固,他们数月都无法攻下城池。定然需要附近一个县城,作为粮草基地。

    况且,丹阳县名闻天下的铁器,也是好东西!顺手占据,一举两得。”

    李虞淡笑道。

    “楚军来的这么急,战法要改一改了。

    一旦楚军十万大军渡江,吴、楚联军上下夹击,腹背受敌,我们丹阳县在中间极为被动,定然守不住。

    我们先去打楚军,令其无法渡江。回头再去宛陵城,打吴军!”

    楚天秀沉吟道。

    宛陵城是郡城首府,城墙比丹阳县城要高一倍多,更容易守城,先让谢安然多坚持几天吧。

    次日。

    一早。

    楚天秀和李虞便带着大军,前往大江边。

    果然,看到大江上已经没有了普通的往来客货船、渔船,都被楚王项戊给强行征调,准备用来大军渡江。

    大楚皇朝的帝都金陵城,就在大江边上,当然是也是有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

    大楚朝廷,在大江的水军三万,大型楼船上百艘、中型战船不计其数。

    平日在大江清剿水贼,战时则水上战斗。

    但主要驻扎在九江郡鄱阳湖一带,离的有点远。估计要两日,才能抵达乌江一带。

    鄱阳湖水军归朝廷调遣,他要向朝廷申请水军支援,朝廷再命令水军赶来,调令繁琐,行动迟缓,也不知道能否赶得上此战。

    楚王项戊封地在沿海,他手里也有一支水军,能打水战。

    楚天秀也没指望鄱阳湖水军能赶来参战。

    他不懂水战,也没有战斗楼船,当然不会贸然去大江里和楚军开战。

    他和李虞有五万大军,六千丹阳精兵,百门小钢炮,干脆便直接在大江边,准备在陆地上,狙击渡江的楚军。

    这日。

    清晨。

    大江江面薄雾笼罩,迷迷蒙蒙看不真切。

    几十条楼船高耸,悄悄的走在最前面开路。

    在它们后面,几千条各色大小的客船、货船,渔船,载着十万大军和粮草辎重,正在拼命的划着,全力渡江。

    楚王项戊站在一艘高大的楼船上,手中拿着一卷三国演义,眺望着大江对面,心情一时无比的畅快。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百万大军为了渡大江,可谓是费尽心血,最终还是被孙刘联军火烧连营,折戟而归。

    相比之下,他这次渡江太顺利了。

    这就是兵贵神速啊!

    朝廷尚未回过神来,他的楚军就直扑乌江,火速渡江。

    “本王收到消息,鄱阳湖水军才刚刚出发,尚需两日抵达。本王这十万大军,马上便要渡过大江,直取丹阳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