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车祸现场第四人(第1/2页)隐形诱惑

    对史鱼的审讯还在进行。uukla

    不过,不论是审讯室外的林佳,还是正在审讯史鱼的张春鹤与崔露怡,此时心中无不产生一个疑问。

    虽现在利用电磁波的发报技术早已淘汰,可基常识身为国安人员的他们都很清楚。想让一个从未接触过发报技术,没经过任何训练的人,突然之间按照一定的频率发送电磁波信息,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事情。可是,经过前期的调查以及杨玉廷的供述发现,史鱼第一次就准确无误地把“58版《三国演义》”这几个字发了出去。

    这可能吗?

    于是,崔露怡问道:“你赶往科技大学之后,发送那六组数字时,是一次性就成功了,还是经过了多次尝试?”

    “就一次。”

    “你是怎么做到的?”

    “出来你们也许不相信。”史鱼的表情多少有些尴尬地:“我之前坐牢的时候,因为好赌却找不到可以用来赌博又不让狱警发现的理想工具,于是就想到了一种方法——猜时间。”

    “怎么个猜法?”

    “比如以一分钟为限,每次参与人数仅限两人,另有一人在旁边看表计数,两人同时估算时间。不论谁感觉一分钟的时间到了就表示一下。最后比较一下谁猜的最接近一分钟谁赢。赢者坐庄,输者换人,如此一直循环下去。那时候整个囚室二十多人,就没一个能赢我。”

    “你是怎么做到的?”

    “只要一有空闲我就看着囚室墙上的表,暗中有规律地敲击手指。没用几天,我就成功把敲击手指的动作频率固定在每分钟三百五十次左右,上下相差不会超过……。”

    到这里,史鱼突然停了下来。因为他此时似乎也明白了什么,愣怔怔看着张春鹤良久才试探着问道:“难道那人了解我在监狱服刑时的一些习惯?”

    “你先后入狱服刑过两次,猜时间赌博发生在哪一次?”

    “第二次。”

    关于史鱼先后两次服刑的经历,在其档案资料中记载的非常清楚,所以没必要围绕这个问题继续下去。

    由于长久以来,发生在周伟车祸现场的两个疑一直困扰着大家,一是给武建发送袭击周伟信号者是如何把时间计算的那么准确;二是经过反复调查发现那辆肇事车女司机身上并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也就是并非周伟车祸案的同谋者。可为什么偏偏在拐弯的地方仪表台上的手机会掉下来,以至于吸引司机低头去捡拾,从而最终导致了周伟被撞身亡的事故发生。如果只是一种巧合,也太匪夷所思了。

    于是张春鹤话题一转问道:“详细接下来第二次发送电磁波信号的经过吧。”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六月十五号凌晨,像第一次一样,大概两钟左右当我回到出租屋时,意外发现地板上有一张纸条,捡起来发现纸条内还夹着一张电话卡。”

    “纸条的内容?”

    “让我第二天早晚赶到平和城,换上刚得到的电话卡,保持手机始终开机。并于十七号早晨五之前到达城东最后一个红绿灯的拐弯处,选择一个隐秘所在藏身。

    我是十六号下午六多到达的平和城,换好手机卡后,事先到城东最后一个红绿灯处看了看地形,提前选择好了藏身地。随即回到城里找一家旅馆住下来,直到早晨四半起身离开旅馆,于五前赶到了提前选好的藏身地。”

    “不对吧,中间你没有去红绿灯南边的村子里?”

    “我去那里做什么?没有。”

    “没有?难道村口那户人家的电动车不是你偷的?”

    虽然嘴上这样问,其实张春鹤心中是有数的,他只不过想诈诈史鱼看看他知不知情。因为贾伟和赵增元曾经从当地派出所带回来偷盗电动车之人留在那户人家大门上的几枚指纹,并没有在指纹库中比对上,也就是那人没有案底。而先后两次入狱服刑的史鱼的指纹肯定在指纹库中,如果真是他偷的,则不可能比对不上。

    “真不是我干的。偷一辆电动车才值几个钱,还要冒那么大的风险?我从来不干那样的事。”

    “接着,后来呢?”

    “准时五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只是了一句‘从现在起不许挂机,等收到指令后,每间隔一秒开关一次发报机,连续开关三次就算完成任务了’。”

    “是男是女,能听得出对方的大致年龄吗?”

    “是男的,感觉应该四五十岁的样子。”史鱼看着张春鹤:“我有电话录音。”

    这可是张春鹤与崔露怡,包括审讯室外的林佳没有想到的。不仅试图保存下幕后之人每次给他的指令字条,甚至还把两人之间的通话进行了录音,可见史鱼并非一个没有头脑的人。当然能理解史鱼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遇到穷极了的时候,以此来要挟幕后之人。再者,也可以为将来东窗事发后给自己留条后路。

    “电话录音现在哪里?”

    “被保存在用我之前已经停号不用的手机号码注册的电子邮箱里了。”

    “电子邮箱地址?”

    “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