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始欲识郎时(第2/3页)胭脂何事

    暗无天日的厮杀之后,淮水又重回了宁静......

    (一)

    对于子夜来说,最美的便是海边泛起的渔灯,像神的指引。寥廓寂寥的黑夜里,明亮胜过星辰,光影带着温度。它指引着的,还有阿爹阿娘归来的身影。

    子夜喜欢静静的坐在家门口的杏树下,看着阿爹阿娘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靠近,然后投入他们的怀抱,骑在阿爹的肩头,听他说这一日的丰收。

    可这一日,黄昏下,海岸还没来得及泛起渔火,一场骤雨还没来得及归还宁静,渔村里是不同于往日的嘈杂。

    “这下可怎么好,子夜这孩子可真命苦,这才五岁。出海二十多人,偏偏只死了她爹妈。”

    “孩子还小,俺家正缺个如她般听话的女儿,要不俺养了她。”

    “得了吧,老七,这孩子搞不好就是她克死了双亲,怎的,嫌命长啊。”

    “你住嘴吧,劝你积点口德,子夜这孩子够不容易了。”

    子夜疑惑,来的不是阿爹阿娘,他们在说什么?子夜小跑出去,迎上聚集好赶来子夜家的村民们。

    村民们看见从房子里跑出来的子夜,嘈杂的人声戛然而止。

    子夜看着他们良久,一个人对着熙熙攘攘的一群人,显得无比弱小而无助。

    说要养子夜的李叔走来子夜身边蹲下,扶着子夜的肩膀:“子夜啊,可能你的阿爹阿娘不能陪你长大了。”

    子夜有些听不懂,抬起脑袋,睁着一双无比纯澈的双眸看着李叔,“他们为什么不能陪我长大了,他们去了哪里?”

    李叔:“子夜啊,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在海的尽头”

    子夜沉默了一下,好像知道阿爹阿娘去哪里了,小的时候她曾救过一只断翅的海鸟,可它最后还是死去了,子夜捧着它凉去身躯,她的阿娘告诉她;“子夜啊,它没事,它会变成渔灯,在夜幕里亮起,给你指路。”

    子夜喃喃地说道,“李叔,他们是变成渔灯了吗?”

    李叔愣了一下:“对对对,他们变成了渔灯,会一直照亮着子夜,但现在你没人照顾,不如跟我回家吧,我们一家子都会好好照顾你。”

    为什么要和他回家,阿爹阿娘为什么要去海的尽头,他们为什么不要子夜了。

    子夜不知道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顿时心里一片空白,然后哭了。

    人群听见子夜的哭声,内心沉重得很。但毕竟这不关他们的事。

    “这孩子真可怜,老李啊,可就交给你啦,咱家孩子还在屋里头闹腾呢。”

    “老李,这孩子俊俏着,长大了,子夜喊咱家儿来提亲,可要好生养着啊。”

    人群熙熙攘攘的散去。只留下了李叔和他的妻子还在安慰着子夜。

    李叔将子夜抱起,子夜哭得更大声了。

    “把这孩子给我吧,我来养她。”另一个人声响起。

    (二)

    “你是谁,俺可从未见过你?”

    李叔看着眼前的人,来者是个看似不满廿岁的少年,一袭墨绿的长袍,素洁的面庞甚是白净,如墨的长发些许凌乱的披下,只发尾用一根雪白的发带系住。

    子夜仍然哭着。她知道阿爹阿娘不会再回来了,伏在李叔的肩头上,依稀还能看见门口柔粉的杏花,今夜阿娘本该在树下给子夜讲着神明的故事。可现在他们不要子夜了。

    “你我虽素未谋面,但我与这孩子甚是有缘,家中从事商贸,途径此处,我闲时出来赏景,巧遇与此,好巧家母求女常不得,不如我就认她为妹妹,家中虽不算富足,但也还不算贫潦,也好过让她在此余生。”

    李叔再三打量,眼前少年看这穿着的确像是富家子弟,言谈有礼,想必不是纨绔之列,但李叔还是不放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能想到子夜这般讨喜的女娃会落得怎样人手中。

    实在不放心。怀里的女娃哭得凶,这可是个人命,这男子不清楚来路,万一只是一时兴起,万一害了子夜怎对得起他父母。想到这,李叔抱着子夜迟迟没有回复。

    少年像看到了李叔心中所想:“我将她带去,自是待亲妹妹一般,家中之人必也会好好待她。我来此身上带了些银两。二位收下,就当补贴家用。家里在城有分邸,二日日后可常来探望。”

    李叔的妻子一听要给银两连忙开口:“这孩子吉人有天象,跟着他呀也好过跟着我们受苦,这海边风吹日晒。咱就别担忧了,她会好好的。”说罢扯了扯老李的衣角,疯狂使眼色。

    李叔想想也是,眼前的少年文质彬彬,总是让人感觉可以信任。

    老李终于同意,点点头,他妻子欣喜接过钱囊。

    子夜还是哭,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叔将她送向另一个人的怀抱。子夜的口水鼻涕,染湿了他的肩头。李叔夫妻道别离去。

    李叔自然不知道,抱走子夜的少年根本不是什么商户之家。

    子夜不知为何,也许是哭累了吧,在他怀里沉沉睡去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