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张、关、以及......(第2/2页)我在三国加个点

中带了一丝小得意。

    蔡邕长出了一口气,将笔搁架上,重重一点头,“甚妙,即便那雕版印刷不能成,此物也足以让文坛大兴。”

    他犹豫了一下,问道:“不知这改良的蔡侯纸,所费几何?”

    这是蔡邕非常关注的一点。

    现在书写的材质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帛书,为绢帛所制,造价昂贵,不是富贵之家根本用不起。另一种是简牍,虽然取材便宜,但是工序费时,需要烘烤脱水才能使用。

    “汗青”一词,就是因为制作竹简的时候烘烤竹篾,青竹之上水分脱出,像流汗一样,所以叫做汗青。

    他之所以看重刘毅这改良蔡侯纸,就是因为蔡侯纸便宜,如果改良的工序复杂,大大提升了造价,甚至超过帛书的价格,那么就只能成为鸡肋。

    刘毅一下子就明白了蔡邕的意思,他虽然不清楚改良蔡侯纸的具体造价,但估么着不会太多,就斟酌着回道:“与原本的蔡侯纸相差仿佛。”

    “相差仿佛......”

    蔡邕默默念叨了一句,随后抚须而笑。

    ............

    十日后,刘毅正在北海相府中办公。

    虽然刘毅明知道自己办的不如孙乾等人好,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将事务全部都甩手给孙乾等处理。

    这一日,他正在批复下面一个县交上来的申请,突然李房从外面走了进来,对他行了一礼,说道:

    “启禀府君,大门外有三人持着卢尚书的帖子求见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