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十战一辅(第2/2页)我在三国加个点

 例如明代孙承宗的车营,编制共约8500人,其中步兵3200人,骑兵2400人,车炮兵1600人,军车兵30人,辎重车夫500人,各级军官,侍从,传令,杂役兵共800人。

    这八百人的杂役兵中还有300人是负责运送后勤的,运一次,够万人大军三天军需。

    这也是为啥断后勤之计非常毒的原因,只要切断了补给线,三天后就要断粮,即便不崩溃,六天后也会丧失战斗力。

    孙承宗部是可以独立作战的战斗编制,算起来辅兵才不到800人,只占了全营的十分之一。而征用的民夫更少,只有五百人。

    这还是因为孙承宗的车营是火器部队,有大小佛朗机共256挺,各种火炮例如神飞,灭虏等88门,需要很多车来拉,否则连辎重车夫都要不了多少。

    可是即便如此,非直接战斗序列加起来也才1300人,只占了六分之一。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觉得很正常,古代作战后勤补给代价极大,怎么可能供养那么多所谓的辅兵,更别提“一战十辅”,这个伺候比例可比很多小地主都高了。

    而如今在汉代,更是没有辅兵的说法,只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除了民夫,就连辎重兵,都会配发兵器甲胄,承担押运的作战任务。

    刘毅知道自己闹了个小失误,让关羽产生了误会,他琢磨着,既然关羽已经联系上下文脑补出了一个差不离的含义,就顺着他这个意思承认即可。

    他想到这里,就放弃了解释的念头,直接点头道:“这战兵之言是我家乡俚语,意思正如云长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