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皆不应(第2/2页)我在三国加个点

王朗、70几点谋略值的王朗.......刘毅记得前世在某个卡牌游戏里面见过此人的小传,王朗是个经学家,最后在曹魏那里做到了三公。

    如今刘毅已然知道不能用前世的旧眼光来看待这些名臣,尤其是这种能做到三公级别,明明在后世没什么大的名气,却还能在所有的三国类游戏里面露脸的,更是不能小觑。

    所以,在刘毅看来,曹大胡子都能让他做三公,起码能力是极强的,不谈谋略,至少在政务上是一把好手。

    至于张昭,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谓,内事不决问百.......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虽然这是演义里面词,但是罗大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只有蜀国偏的有些多,而吴国是最符合实史的,单就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张昭的水平。

    虽然张昭是个主和派,但这是屁股决定脑袋,没办法的事情,不能以此来否认张昭的能力。

    刘毅在看到这三个人之后当场就坐不住了,他抹了把口水,立即就让孙乾代笔写了辟召的帛书,让糜竺派人去送。

    如果不是他当时急于去雒阳脱不开身,说不得都会考虑登门拜访。

    不过没登门拜访其实也不碍事,毕竟现在的主流就是发辟召书,此时还没有刘备三顾茅庐哄抬士价这一出戏码,如今名士还没那么矫情,不会认为发辟召书是不尊敬在轻视羞辱他们。

    可是不认为轻视归不认为轻视,该拒绝的还是会拒绝的。

    刘毅上午收到了他发出去的辟召书的回复。

    陈登、王朗、张昭无一应辟。

    ......比何进还惨。

    人家何进何大将军,好歹还辟召了几个名士的,而他刘毅,在雒阳的时候还在心底里面笑话何进,结果没想到现世报来得这么快,自己也被“名士”们剃了个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