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六章 不用讲什么武德(第1/2页)我在三国加个点

    “嘁~”

    中年汉子撇了撇嘴,没有和小辈的争论。

    而是扭头看向身侧不远处的树影,然后竖起一根手指在眼前笔画了一番,在心中暗暗忖道:“估么着时间,牛五去传信也该回来了,至不济也应该会有其他人来顶替他,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来?难不成......”

    他倒不担心消息传不回去延误了军机,除了他们这一队外,这黄巾大营左近至少还有两队哨骑在,也就是说至少会有三波人回去传信,虽然黄巾也布有游哨,但这水平嘛......

    不提也罢。

    中年汉子唯一担心是回去传信的牛五倒了霉路撞见那些走单的强人。尽管周边已经成了战场,但那些人自忖武艺高强,压根就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而一匹战马,值近十万钱!这足以让那些宵小之徒动心了。

    “再等一刻,若牛五还是未返,你留守在这观察蛾贼动向,我返回再传一次信。”中年汉子想了一阵,转头吩咐道。

    青年汉军嘿嘿一笑:“伍长,要不还是我去吧,你这老胳膊老腿的。”

    “就你?”

    中年汉子语带不屑:“连真气都没练出来,你小子还差得远!”

    “可......”

    “毋须多言,就这么定了。”

    “这是军令。”

    青年汉军顿时陷入了沉默,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其实他知道,伍长这是为他好。

    在牛五去而不返的情况下,再回去报信的危险程度无疑是要比留在这监视黄巾动向要大得多。

    毕竟在这监视黄巾几乎可有说是没什么危险,方才已经有两拨黄巾巡哨从他们藏身的小土包下面经过了,却愣是没有人想起来要来瞧瞧,在他看来,这些黄巾巡哨简直就是瞎的一样。

    但返回报信就不同了,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

    所以青年汉军本心里是不希望这个对他一直颇为照顾的伍长回去冒险的,可规矩在这,哨骑传信后应当返回,受伤则另择他人代替,若迟迟未归,则需再次传信。

    尽管对于“迟迟”二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章程来界定,到底过了多久才算是“迟迟”完全是带队的伍长来自行决定,他完全可以劝伍长多拖延一段时间。

    只不过,他开不了这个口。

    况且。

    就算说了,伍长也必然不会答应。

    因为据他所知,伍长本是乐安郡人,一年前伍长山采樵归来,发现村子被蛾贼给劫掠过了一遍,妻儿皆死于蛾贼之手? 后来听说了府君的威名? 便跋涉千里,到剧县投了军。

    所以对伍长只等一刻多便要出发的决定丝毫都不感到意外? 恐怕只要不耽误征伐蛾贼的军情,哪怕是再危险? 伍长都会欣然前往。

    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还是没有人出现。

    中年汉子最后看了眼远处仍在忙碌的黄巾贼,随后便小心翼翼的打马离去。

    .......................

    “报!汉军骑兵已经到了十里之外!”

    徐和闻言不惊反喜,他此时背对着一干麾下,头也没回,只是轻笑一声,说道:

    “看样子我们的客人要来了。”

    “我等......也该做好准备才行!”

    说完,徐和缓缓转身。

    “开始罢!”

    身侧的传令兵听到徐和的命令? 将手中的令旗狠狠的一挥!

    “呜!呜呜!”

    布置在军阵后方的号角同时响起!

    悠远,肃杀!

    十数息后,在号角声方歇的那一刹那,整个整个黄巾阵列的士卒齐齐踏前一步,齐声高呼:

    “刘宏无德,日月无光!汉廷无道,民不聊生!!”

    “刘宏无德,日月无光!汉廷无道? 民不聊生!!

    数万人的呐喊,其声如雷,直冲云霄。

    为什么不管古今,打仗都要讲究个师出有名,就算没理瞎编也要编个理由出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士气。

    有理气壮三分,没理矮人一截!

    其实临淄城的守卒大部分人以前压根就不知道皇帝的名讳,离的太远了,谁关心呐?

    不过现在他们知道了。

    能和汉廷相对,又姓刘,再联系一下昨日的异象……

    原本占据心理优势,应该是理直气壮的官军,瞬间感觉心虚气短。

    为何?

    因为人家说的没错啊!

    没办法,这些年皇帝刘宏不仅自己干的疵,还替土豪世家们背了不少锅,所以基本可以说是民怨沸腾,现在在加个天变,让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一个词。

    多源APP: 咪咪阅读 mimiread

    天怒人怨。

    因此黄巾这个口号一喊出来,甚至有不少底层穷苦的士卒生出了心有戚戚的感觉。

    若不是他们知道一旦黄巾破城必然要大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