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很难找吗(第2/2页)都市藏真

,反而留下不少轶闻,给南王墓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成为羊城一个引人入胜、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

    二十几年前,“人体特异功能”之风吹盛之时,羊城的一位“特异功能者”,志愿用自己神奇的功能,协助文物部门查找南王的宝藏,但终于不了了之。

    可以肯定地,当时,绞尽脑汁的南王赵佗为修建自己永久的寝宫,耗费了许多财力,并采取了极端严密的措施,他早已做好和后世之人,打一场旷日持久的珍宝争夺战的准备。

    近五十多年来,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羊城的考古工作者,也将赵佗陵墓列为重点文物调查的对象。

    他们历尽艰辛,在羊城找到了数百座南王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不少珍贵文物,对研究南国史,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令人遗憾的是,它们都是南国官员或平民的墓,神秘的赵佗陵墓仍然无影无踪。

    “也许?”徐加辰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韩孔雀道:“其实寻找赵佗墓是很容易的,并不像您老想象的那么难,而难却是难在,怎么把它挖出来,按汉代陵寝制度和南合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风俗,因此不难推测,赵佗陵墓亦在羊城的附近,而最大的keneng就是在秀山下。

    这虽然仅仅是一个推测,但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判断,虽然迄今为止,这位在岭南古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南天王赵佗,仍独享着无数的珍宝,在极其神秘的陵墓中安寝着,但这不是他的陵墓有多么隐秘,而是因为,他的防盗手段,堪比秦皇,所以,他才能安枕到现在。”

    “既然你zhida赵佗墓在什么地方,那就告诉羊城方面好了,如果有keneng你就去走一趟,我想这对你来并不难。”徐加辰道。

    韩孔雀苦笑道:“1983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羊城北象岗发现一座南国时期大型石室墓,此墓凿山为陵,深藏于象岗腹心二十米处,这座墓的墓主就是赵佗之孙南文王赵眛。

    墓中出土了“文帝行玺”龙纽金印等一千余件(套)珍贵文物,被誉为近年来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听到这里,您老有什么想的没有?”

    “这明根没有什么所谓的幽灵。”徐加辰道。

    韩孔雀道:“您的这个推断其实不面,也不准确,刚才我已经了,南族也是有合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风俗的,找到了赵佗孙子的墓,那其他墓葬还有那么难找吗?

    您老还没忘了孙权吧?最早想找到赵佗墓的人是东吴大帝孙权,他们发现了赵佗曾孙赵婴齐的墓,掳去了金镂玉衣以及36枚玉玺金印和3把铜剑,而赵佗墓却终无所获。

    此时距赵佗去世仅3多年,为何坟墓已杳无踪影?就算赵佗墓他发现不了,难道我们能够轻易发现的南文王赵眛墓,他们也发现不了?

    这个我是一点都不信,如果他们发现了,您他们最后为什么会放弃?因为遭遇了幽灵的攻击,或者是其他的意外,反正他们不行了。”

    “不行了?什么不行了?”徐加辰道。

    韩孔雀道:“不可抗拒的因素,要不然,以当时那些人的疯狂,怎可keneng会放过赵眜墓,赵眜墓很难找吗?”

    韩孔雀的话让徐加辰无言以对,赵眜墓确实不难找。

    因为赵佗活得太久了,以至于他的儿子都死了,留下的王位只好由其孙子赵眜()来继承。

    赵眜继位后,史称“南文帝”,赵眜是第二代南国王,在位仅十几年,公元前1年病逝,葬地在哪儿后人一直不zhida,连盗墓贼也没有探出来。

    但在世纪8年代,赵眜的墓竟然意外被发现了,而且还完好无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