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没那功夫(第2/3页)回到古代开书院
她说一声,免得我姐姐和老太太担心。”
待李婷走后,李蕴叫人把傻掉的妇人扶到椅子上,与她道:“确认杭三娘过世后,我才替弟弟另求了傅家姑娘。如今六礼过半,只等着弟弟回来娶媳妇,我也能告慰父母在天之灵。说吧,你是哪来的。”
傅振羽便在李蕴被后装壁画。
那妇人无声哭了许久,依旧道:“我是杭家的四姑娘,腹中的孩子,是李少爷的。”
李氏宗族先是没管李家,后又是李子坚妥协,放过李家长房,双方才又合作。见李子坚得了今上青睐,宗族才知道他们小看了李子坚,当初选择弃大房更好。
李子坚已经不能讨好了,便只能从他妻子入手,这才提了杭家的亲事。李子坚心中如何作想无人知,但他口内说得很正直:“杭家三姑娘业已离世,亲事自然做不得数。而今,我父母不在,天地亲君师,我的亲事自然由师父做主。”
这是实情,李氏宗族正因为知道,才抛出杭家这门亲事,起码,是李父定下的。结果,李子坚不仅知道,还知道正主另嫁过世,他们便没了主意。
他们没有,李子坚的大堂兄,李韧有。
听闻杭家庶出的四姑娘颜色极好,亲事被嫡母拖了又拖,便使人去杭家要人。杭夫人的亲闺女坟头的草都有人高了,哪还有人可嫁?杭大人正愁庶女的亲事,想着李家已落败,认为庶女倒也合适,便将杭四送了出去。
杭四没迷住李子坚,李韧相中了,一不做二不休,占了姑娘的便宜,赖到李子坚身上。杭四只见过李子坚一面,李韧欺她之际,她并没有分清人。失身的时候李子坚的确在老家,李韧千里迢迢地将她送到南湖书院时,李子坚也在。是以,李蕴问了半天,什么漏洞都没问出来。
李蕴陷入沉思。
这么大的肚子,再去搞什么小动作,必是一尸两命。思索片刻,她对傅振羽道:“人我先带走,待子坚过来,与你说法。”
傅振羽爽快地应下,一点儿都不在意的样子,于是,李蕴郁闷了。
“你不担心?”
“我信大师兄,只这个姑娘在李家出的事,不是大师兄,便也不是外人。”傅振羽轻笑,说出了自己的分析,这恰恰也是李蕴的想法。
傅振羽智商在线,李蕴很欣慰,欣慰之余有些担忧。
去年自家没有消息的时候,傅振羽寝食难安,不可自拔的模样;可眼前,其他女人都挺着大肚子上门了,她还这样的理智,实在不像对自家弟弟情深意重的模样……
叹息着,李蕴将人带回自家。
六月初六是个好日子,仓子坚没回来,钱文举到是先回来了。
钱文举不是孤身一人,带着两个侄儿跪到在傅山长跟前:“兄长过世,母亲身体跨了,母亲和嫂嫂将侄儿托付给弟子。弟子却是个居无定所的,劳烦师父帮忙照看两年。”
傅山长问了两个孩子的年龄,一个十岁,一个八岁,与傅振商年龄相当,恰能跟自家儿子作伴。多看俩孩子事也小,傅山长只问钱老太太和大太太两个人的意思。
“俩孩子怕是钱太太和大少奶奶的命根子了,你就这样带了过来,妥当吗?”
“兄长生前只想要家主之位,我允大嫂,重聚家财,于十年后交给大侄儿。”钱文举如是道。
就相当于自己拼搏十年,再将江山转手丢给侄儿。
傅山长直接震惊了:“如此一来,哪个姑娘肯嫁你?”
钱文举道:“好叫师父知道,弟子暂不娶亲。”
不必说,这个暂时,至少是十年。钱文举今年二十有四,十年后已是三十四高龄,再娶亲生子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断没有为了长子,叫次子委屈成这样的。这又是自家徒弟,傅山长问他:“这不妥当,钱老爷怎么说?”
钱文举红了眼圈。
他骨子里最是恋家。可他亲爹眼中只有宗族,只有钱财,何曾有过两个儿子?正因为钱老爷心里没有儿子,钱大爷曾经待钱文举那一点点好,叫他铭记一生。及至南湖书院,傅山长待他如亲子,傅振羽视他为兄,李子坚将他看作弟弟……
钱文举从前不好好读书,一是为了安兄长的心,另一件,便是每每他不好好读书,所有人都会对他耳提面命,让他有被爱包围的感觉,他爱死了这个感觉。
同样的决定,钱老爷没反对,他只要他们这一房还掌握钱家命脉,怎么来的,他并不在意。
去年钱大爷过世那会儿,他是受了打击,才精神不振的;如今钱文举和镇远侯府有旧,同状元郎师出同门,以进士之身执掌家业,他立即奔走。如今,已得到泰半族人同意,最后商议的结果,长房和三房各自掌管一半。他只等着钱文举送了孩子、拜谢恩师后,带领长房重归荣耀。
“父亲听我的。”钱文举哑着嗓子说了父亲的决定。
傅山长气得摔了茶碗。
傅振羽听见动静,进门踢了一脚跪在地上的钱文举,道:“二师兄莫不是也学袁自舟,高中回来就要气病我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