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大功劳啊(第3/4页)唐朝贵公子

来的,竟是房玄龄。

    房玄龄毫不客气的看着他,平日这位朝中群臣有口皆碑的贤相,竟完全没有给孔颖达丝毫的情面。

    房玄龄面若寒霜,冷冷的盯着孔颖达道:“尔不要在此惹是生非,退下!”

    这声音冰冷,且毫不客气。

    孔颖达心里一愣,若是陛下对自己这般大怒,他倒可以接受,因为陛下本就和那陈正泰乃是师徒,为了袒护陈正泰,也可以理解。

    可是他万万想不到,此次站出来为陈正泰出头的,竟是房玄龄。

    房玄龄也是读书人出身啊,乃是百官之首,他站出来,这分量可就完全不同了。

    毕竟,孔颖达不怕皇帝呵斥,皇帝越是呵斥他,越显得他是个比干一样的大忠臣!

    你看那御史魏征,不也隔三差五的骂皇帝,皇帝甚至恼羞成怒时与他争吵嘛?可现在谁不知魏征乃是忠诚贤明之人,最后陛下冷静下来,不照样还要重用魏征?

    可房玄龄不同,他的地位,按理来说,是绝不可能和孔颖达撕破脸的,何况他在百官之中有着极大的威望。

    孔颖达不禁道:“房公,你此言何意。”

    “老夫让你住嘴!”

    房玄龄显得很愤怒,眼前这个孔颖达,已经触及到了他的逆鳞,这个只知读书的蠢物,竟敢坏国家大事。

    其实一开始,突利可汗要求跳舞,房玄龄还是有些不理解的,甚至觉得不知所谓。

    可现在他一切全明白了。

    陈正泰这一手,实在是厉害,竟然一下子解决了当下朝廷最大的隐患。

    房玄龄乃是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如此种种,可谓是责任重大,陛下将国政大权交给他,本质上,出现任何问题,最终都需他来负责。

    突利可汗来长安,朝廷杀又不能杀,陛下又希望借着这一次突厥内附,向天下的臣民宣示朝廷的赫赫功绩,一雪前耻。

    这固然没什么不好,礼部进行接洽,把事情办的漂亮就好了,礼部的上头,就是他房玄龄。

    可问题就在,突利可汗离开了长安呢?

    一旦他离开了长安,就如放虎归山,等突厥人养足了气力,过了三五年,又来洗掠边镇!

    到了那时,今日如此大张旗鼓的宣传,就为他日朝廷颜面大失埋下了伏笔,这是一口大黑锅啊!

    届时,皇帝肯定不会将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的,最后承担罪责的人是谁?天下的臣民因此而嘲笑朝廷,最终嘲笑的人又是谁?

    他房玄龄责无旁贷。

    就在房玄龄搜肠刮肚,觉得陛下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而且这个坑可能让自己陷进去,再爬不起来的时候。

    这突利可汗的舞一跳,骤然让房玄龄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他不得不赞叹一句,陈正泰这一手,真是漂亮。

    突利可汗作此舞蹈,固然是自取其辱。

    可是房玄龄一直都在用心的观察突利可汗身边的几个突厥扈从贵族,这几个人,在可汗跳舞时,明显的感觉到了无比的尴尬。

    今日的舞蹈,不但要传遍大江南北,更要传遍整个草原。

    突厥人最敬佩的是那些带着他们四处洗掠的勇士。

    而突利可汗,只怕少不得要成为整个草原上的笑话。

    这必然导致,突利可汗想要继续统治整个突厥诸部,就必须完全依靠大唐的力量!

    突利可汗趁着这舞蹈,彻底成了大唐的傀儡,一旦大唐决定放弃他,依着他本身的威望,已经不够资格让突厥诸部对他臣服了。

    表面上,这是一场看似滑稽的舞蹈,而显然编排这一场舞蹈的陈正泰,却一下子给大唐解决掉了一个心腹大患,也将房玄龄眼前的这个大坑给填了。

    这陈正泰,真是我房玄龄的大恩人啊。

    房玄龄甚至可以想象,这件事只要好好操作,势必可以让大唐更加深入的介入整个突厥的事务!

    接下来如何拉拢和打击突厥的异己,去弹压那些突厥的主战派,就得看他房玄龄的手腕了。

    而孔颖达这书呆子,竟在这个时候,还意气用事,居然想要破坏如此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此人实在可恨。

    事实上,殿中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在深思着这一场布局了。

    他们的心里,已开始佩服陈正泰竟会用这么一手妙招来破了局面。

    厉害。

    陈家居然出了如此出众的人才。

    不但心思缜密,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怎么能编排出这样的舞蹈出来?

    许多人这个时候真正意识到,陛下收这陈正泰为弟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陛下的眼光,实是深不可测,这样的人,若是不能收为弟子,为陛下所用,只怕只能杀了,才能教人放心了。

    现在何止是房玄龄看出了问题的所在,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以及李靖、秦琼等人,尽都已看出了什么。

    此事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