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执宰天下(第2/4页)唐朝贵公子

。”<i><i>

    李世民淡淡道:“她身边只怕有姜太公一样的人物。”

    “此人会是谁呢?”

    “这不重要。”李世民道:“驾驭群臣的人,不一定要绝顶聪明,只需要她能知人善任就可以了,再聪明的人也有穷尽之时,可能发掘人才,纳为己用之人,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李世民放下了报纸:“三省……可能要焦头烂额了。”

    …………

    政事堂。

    这已是不知多少次,宰相们凑在一起了。

    房玄龄昨日还淡定无比,今日却显得有些浮躁了。

    一百七十二本奏疏进去,他发现并没有起到昨日预料到的效果。<i><i>

    因为报纸登报了。

    登报就意味着,昨天鸾阁就已经预料到了三省的反击。

    而现在……三省的宰相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可细细一想,三省的反击呢?看去很吓人,可实际……却是不痛不痒。

    因为财政部就算是不设立,对于鸾阁而言,也是不痛不痒,可公主殿下这么一闹,却有点让三省伤筋动骨了。

    “据闻:中书舍人许敬宗,放任其子,抢掠民女,其恶行已至人神共愤的地步。可如此大奸大恶之人,三省竟要予以荫职,使其出仕为官,此滑天下之大稽也……”

    “好了,不要再念了。”房玄龄烦恼的挥挥手。

    那拿着报纸的书吏忙是三缄其口,将报纸收了。<i><i>

    许敬宗已是冷颤不止。

    果然……事情恶化了,现在哪里还是让自己儿子做官的问题,现在是要不要给自己的儿子治罪的问题啊。

    甚至……还可能波及到自己,因为,报纸中再三暗示,这都是自己放纵和袒护的结果。

    他惶恐不安的道:“房公,房公,再争执下去,是两败俱伤啊。”

    房玄龄踱了几步,其余的宰相个个面露骇然之色。

    “可惜……她是公主……”杜如晦苦笑:“不然……就让御史,查一查陈家吧?”

    房玄龄驻足,他明白杜如晦的意思,要让公主知道害怕,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他的夫家入手了。

    这是朝中收拾一个人最好的办法。<i><i>

    这政事堂里的都是宰相,哪怕是号称为君子,可实际,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即便为房玄龄,被人称之为贤相,可这样的路数,却还是懂的。

    只是……查陈家的过失……

    这事太大了。

    一个不好,可能引发更可怕的后果。

    可是……三省不能退,一旦退了,这朝廷的三省,就真正变成了三省一阁了。

    房玄龄见诸相公们都看向自己,带着几分期待之色。

    显然……许多人已经摩拳擦掌了。

    在此掌握机要的人,可没一个是善类,他们可能很贤明,可能是正人君子,可要是被人招惹了,照样是杀人不眨眼的。

    房玄龄眯着眼,一字一句道:“查一查,但是……不要过头,可以好好的敲打敲打,让鸾阁的人识趣一些。”<i><i>

    众人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了。

    许敬宗也咬牙切齿道:“说起来,精瓷之事,就有很多玄机,不妨从这里入手,许多市井消息里都……”许敬宗说到这里,没有继续说下去。

    其他宰相们都暗暗点头。

    精瓷之事,其实许多人已经回过味来了,当然……都没有真凭实据,可若是当真大张旗鼓的去查,陈家那边,怎么向天下人交代,他们陈家把天下人都坑了?

    房玄龄淡淡道:“可以,就从那里开始,大张旗鼓的去查,查个底朝天,动静大一点。御史台、刑部、大理寺,摆出彻查的架势。老夫倒要看看,到时那陈家坐得住坐不住,让他来求老夫!”

    众人吁了口气。

    似乎这一下子……终于可以扳回一局了。<i><i>

    房玄龄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他坐下,呷了口茶:“老夫现在担心的,是陛下啊。陛下建鸾阁,心思就很明显了。而公主殿下,如此的咄咄逼人……只是我等不能退让,国家大政,怎么能操持于妇人之手呢。”

    众人点头。

    房玄龄心里却是悲哀,其实自己才不想管这烂摊子呢,多一个鸾阁,倒没什么。

    问题在于,他是宰相之首,若是自己无动于衷,那么三省六部,还有天下的官员,会怎样看待这个房相。

    李秀荣要树立威信,而房玄龄则必须保住威信,这都是决不能退让的事,谁退让了,谁便失去了底牌。

    ………

    当日,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甚至包括了工部,都已开始摩拳擦掌,各自发了公文,要查一查当初精瓷的事,甚至,御史台还打算派出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