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汴梁小吃(第1/3页)昭华战长沙之逆潇湘

    “不过,你还是别去打听,你在东京,名声不那么好......”丁兆蕙面有难色地笑道。

    “这是为何?”

    “东京的不少姑娘,开始嫉妒你与他定亲,再后来他投靠庞吉,声名狼藉,便说你活该……”丁兆蕙尴尬笑道。

    “哼......”月华不悦地哼了一句。

    丁兆蕙见状,话到嘴边,又犹豫是否该将知道的如实相告,突然灵机一动,煞有介事地大声叹了口气。

    “哎......”

    月华黯然伤神,并未理会,他干脆坐在她对面,颇为忧愁地叹了一声:“哎......”

    “二哥儿,你怎么了?”月华问。

    “我,不想去徽家提亲了......”这是实话,丁兆蕙略略夸大其词。

    “为什么?”月华着急起来,关切地问。

    “那徽丫头,善投毒,脾性古怪,我要是娶了她,怕会连累丁家遭殃……”丁兆蕙道。

    “二哥儿,上次是你自己主动服毒,并非她投毒……”

    “哦?对呀,哎.....反正我也没答应娶她,大家萍水相逢,不打不相识罢了,大哥儿尚未娶妻,哪轮到我?……”丁兆蕙道。

    月华眼珠子转了转,笑道:“你在沈大哥面前亲口答应去提亲的,你要不去,日后会被人笑话,江湖人说双侠出尔反尔,那才是连累丁家遭殃。”

    “对呀,这沈兄,记性极好,若干年前我欠了他一顿酒,他还记得清清楚楚,这该如何是好?……”丁兆蕙更是苦恼,又在连连叹气。

    “二哥儿,咱先去吃饭,这些烦心事儿,等吃饱喝足再想......”

    丁兆蕙一听,正中下怀,佯装无精打采地点点头。

    月华笑着站起,在丁兆蕙放茱萸处恭敬地跪下磕头,拜了几拜,念了经文,便于丁兆蕙下山入京。

    ————

    东京,是月华生活七年之地,漫步在东京繁华的街道,尤其与二哥同游,儿时的情景浮现眼前。

    那年,月华刚满十岁,与两位哥哥在东京街头游玩。

    “二哥儿,羊肉烙饼,好香......”小月华提起碎花裙裳,快步轻盈地跑到熟悉的林家饼铺前,使劲儿闻着从里传出的烙饼香味。

    “蒸饼......香甜的麻蓉蒸饼,不甜不付钱,不香倒贴钱......”

    一阵逗趣的叫卖声,月华一听,像小泥鳅般在人群中扭身穿梭,东京市集繁华,好几个人为躲她撞了跟斗,车马翻倒,货撒了一地,却也瞧不清躲的是谁。

    “三姐儿,慢点儿,好吃的多着呢……”丁兆蕙笑道。

    “陈记的麻蓉蒸饼,我要吃我要吃......”小月华兴奋地指着远处陈记铺子的招牌道。

    “凉凉甜甜的云英面、香甜鲜美的蟹酿橙、松酥爽口的酥琼叶,都是我的最爱......”小月华欢声笑道。

    丁家公子一前一后跟在后面,丁兆蕙始终离她不出三尺,而丁兆兰忙着替她道歉赔钱,总是慢了半拍。

    “三姐儿,你一出门,便闹得人仰马翻,还有没有点姑娘的样儿......”丁兆兰一脸严肃道。

    小月华回头瞧了瞧,七八个人坐在地上,车货倒了一地,还相互指责着,她甚是愧疚,伸了伸舌头,回去逐一道歉赔钱,小月华出手甚是大方,很快钱袋里所剩无几。

    “好了......”丁兆蕙一手抢过月华的小钱袋道:“就说银子不该由你保管,你这大手大脚的,怕是连早饭都吃不上,咱还得游一整天呢,喝西北风去?”

    “大哥儿肯定带了钱,大哥儿,我的好大哥儿......”小月华指了指丁兆兰,摇着他的袖子撒娇道。

    “额哼......”丁兆兰右手作拳在鼻下清了清嗓子,以掩饰他的暗暗发笑:“我今日没带钱......”

    “大哥儿,您即便没带钱,但也必然带了银子,或是银票,您是咱的老大儿,绝不会让兄弟姐妹们喝西北风的,老大儿武功高强,英明神武,跟着老大儿有饭吃,管吃饱儿,管吃好儿......”

    小月华学着江湖人的语气声调,指手画脚豪爽道。

    “噗......”

    丁兆兰忍俊不禁,用折扇轻轻敲了敲月华的小脑袋道:“好的不学,净学些不该学的,姑娘家家的,如此粗俗,以后哪有婆家肯要?”

    小月华摸了摸脑袋,眨了眨眼睛,不以为然道:“老大儿,您就把您的元宝金锭拿出来给咱弟兄们开开眼,见识见识......”随后来了个狡黠地挑眉眼。

    丁兆兰瞪了瞪丁兆蕙,小月华定是听了他讲的江湖儿女故事,学得有模有样,丁兆蕙顽皮地耸耸肩,丁兆兰转念又笑起来,大方道:“好,今日难得三姐儿出来玩儿,想吃啥便吃啥。”

    “老大儿英明,老大儿神武......”小月华高兴得跳了起来,丁兆兰蹙眉瞪了瞪她,“什么老大儿,给娘亲和二娘听到,有你好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