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要丢人了(第2/3页)李逵的逆袭之路

自己更丢脸。只好沉着脸对李云道:“也好,反正明日放榜。”

    李云闻听,顿觉旦夕之间的大恐怖距离他越来越近。

    等到李清走后,李云才不满的对李逵埋怨道:“二哥,你也太阴险了。”

    李逵不答话,他还在为自己的首场担忧不已。不同于其他学子,他满打满算融入到这个时代读书人身份才两年左右。哪里比得过其他士子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苦读成果?

    按照他们在扬州学习时候,师伯李廌说过的话,第一场,错一题可能就要三年后的结论来看,自己已经站到悬崖边上了。

    至于李云,李逵没好气的对他道:“你还是准备好如何对清叔说,自己连县试第一场都考不过的事实吧?”

    同时,李逵也担忧起来,苏门下场四人。要是县试第一场就折损一半,这绝对会成为士大夫们今年最大的笑柄。

    还有高俅这厮的成绩,还不如他。

    一旦县试第一场,苏门就要十去其治也太让人绝望了吧?一半的卷子,竟然看一眼就能扔了的有二三十份。原本还指望在科举上加点分,好让自己年后的吏部考评能得个上下。”

    “恐怕这科之后,连中上都悬了。如果考评中下,恐怕下一任连沂水县县令这等穷乡僻壤都要成奢望了。”

    周元悠悠的长叹一口气,顿时感觉到当官不易。随即抬头对邹选问道:“老弟,你那里有没有读书的好苗子?”

    邹选哪里不懂周元的意思,相比之下,周元还可以靠着政绩刷一些存在感。可是他是教授,文教本来就是他的主业。要是沂水县的县试真的不堪入目,他铁定又要去当教授了。都是进士出身,谁也不想在一个九品芝麻官的位子上,一直上不去。

    邹选刚想要叹气,突然精神了起来:“县尊你看,这卷子似乎不错。”

    周元急忙起身走到了邹选身边,拿起卷子看起来。一看字,他就认出来了,是弟子李逵的,还算不错。

    对了。

    对了。

    对了。

    咦……

    好在李逵的整张卷子就错了一题,要是搁在科举大县,恐怕县试通过真的有点难。毕竟,县试最终也就取十几二十人,最多不超过三十人。沂州有四个县,今年每个县的名额是三十,凑起来可以达到一百二十人参加沂州的解试。

    要是换个地方,李逵的卷子多半也能参加下一轮,但是周元心头却在怒吼不已。

    李逵可是跟着他的老师苏轼学习了两年,难道就这水平?

    邹选见县令脸色铁青,顿感心情沉重无比。

    直到半夜,厨娘胖春送来了宵夜,周元终于定下了参加下一轮县试的名单。对守候在一旁的书吏道:“就这些卷子取了,尔去拟订名单,天亮之后贴到县学门口。”

    “老爷!”

    胖春跟着县令周元紧走了几步,她已经显怀了,但生产还要有几个月。周元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位厨娘的心思,心中暗道:“女生外向。还没有嫁入李家,就已经心都记挂在李家人身上了。”

    不过,周元还不至于和胖春一般见识,毕竟是家里的老人,不看僧面看佛面,许伯可是从小把他带大的家中老人。

    周元停住脚步,悠悠道:“他们都取了!”

    “李逵和李云都通过了县试?”胖春满心欢喜,脸上的激动有点忘乎所以。这让周元心里很吃味,自己当年通过解试,似乎胖春也没有这么高兴吧?

    不过毕竟是周家的老人,周元迟疑了一会儿,对胖春关心道:“这么晚了,我让车夫送你回去。”

    “不用,我男人在外头呢。”

    胖春说话间,就越过了周元,似乎这才想起对周元有点不敬,这才回过头躬身对周元道:“谢老爷。”

    周元满是嫌弃道:“这是他们的运气。”

    没错,周元说的可是真心话。如果李逵,去了江宁府,杭州府之类的大城,加上文风鼎盛的加持,即便县试第一轮过去了,但是第二轮,第三轮呢?

    至于李云的成绩,更是连参加第二轮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好在沂水县读书人太少,李云险险的过关了。而且托了沂州文风不盛福,接下来周元不打算拙落卷子了。经义四十题,错五题被剥夺了第二轮的考试。而第二第三轮考论和策,周元不准备拙落卷子了。因为他发现一个很让他担心的局面,万一县里头连参加州里解试的士子都凑不齐,就尴尬了。

    李逵自然不会在县试中被卡住。但问题是解试就不一样了,毕竟是全沂州的士子。而且只取十人。

    还有几个徂徕的学子参加。

    不同于蒙山院的名声在大宋还算不错。

    科举虽然有侥幸的成分,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学问的试金石。

    李家庄,李云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拉着胖春的手激动道:“春丽姐,你说我考上了?”

    “不是考上了,是通过了筛选,可以参加下一轮县试了。”胖春毕竟是身怀六甲的人,熬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