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48分钟的超长专辑(第2/3页)摇滚教父

   来自《美国偶像》第六季冠军,乔丁-斯帕克斯。

    一位混血黑人女歌手,也是《美国偶像》年龄最小的冠军。

    和这档节目的多数胜出者一样,乔丁-斯帕克斯的外表并不出色,但却拥有非常惊人的歌唱功底。

    这位是流行歌手,在她的歌里有一些摇滚元素,但本质上还是流行,没有必要多做介绍。

    回到《tattoo》本身。

    这是罗杰所存下的,为数不多的,更应该被分类为【流行】而不是【摇滚】的单曲。

    在那块u盘超过五千首歌里,这样的歌还不到五十首,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国语或者粤语。

    《tattoo》被放进u盘唯一的理由,是因为它代表着罗杰的一段回忆。

    不过已经换了一个世界,过去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再提起。

    思考了片刻,罗杰做出了决定,不对曲风做出颠覆性的变化,仅仅只将它改编成流行摇滚。

    这件工作没有必要着急,罗杰首先对每一首歌希望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由于这是一张混搭专辑,罗杰不可能像之前的专辑一样,只要求一个整体的风格。

    比如说《希望》专辑,罗杰就在初版的计划书中提到,这张专辑的整体风格应该是压抑的黑暗风。

    但具体到每一首歌,罗杰就没有提。

    但这样的方法,在《a&b》专辑中是行不通的。

    这张专辑压根没有所谓的整体。

    确定十二首歌的风格、特点以及特殊细节上的要求之后,罗杰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

    其次,是将十二首歌分成两个部分。

    尽管黑胶唱片未必会发行,但磁带在这个年代,还是具备相当市场的,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肯定要发行磁带版本。

    这样一来,专辑肯定要分为a、b两面。

    通常情况下,a、b面分歌,首先考虑的是时长,要保证两边的总时长大致相当,起码也不能差得太多。

    其次是风格,每一面尽量风格统一。

    不过由于这张专辑本身的问题,这一点直接被罗杰丢到一边,不做考虑。

    综合考量之后,罗杰将其中一首朋克,和五首硬摇滚/重金属放在了一起,作为a面,六首歌的总长度大约是23分钟多一点。

    而另外六首,总长度差一点25分钟,两边总时长相差大约1分半左右。

    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字,略微拉长a面专辑两首歌之间的间隔,两边的总时长就会大体一致。

    而在cd版本中,两首歌之间的间隔缩短一些,专辑的总时长大约就在48分钟左右。

    相较于大多数专辑来说,这个时长都是偏长了。

    比如说老式的黑胶唱片,容纳总量就是每面23分钟,加起来46分钟。

    不过对于cd唱片来说,这一点不存在任何问题。

    一张cd光盘最多可以容纳70-80分钟的音频,考虑到数据安全等问题,一般认为65分钟以内比较保险。

    这也远远超过了48分钟的需要。

    至于磁带……其实磁带的容量是要远远超过cd的。

    不是按时长,而是按大小。

    普通的录音磁带容量高达2.4-4gb,录上几十个小时的歌都够了,压根不存在不够的问题。

    不过,总时长偏长,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录制难度的增加。

    越长的单曲,录制起来就越容易出错。

    而在《a&b》专辑中,单单是超过六分钟长度的歌就有两首。

    这也是最困难的两首歌。

    考虑到《希望》专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罗杰特意在计划书中做出了标注。

    希望在准备《a&b》专辑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宣传活动,以便确保项目能够如期进行。

    在这张专辑上,罗杰要求至少有一百天左右的制作周期,其中单是排练和录音,预计就要用去十到十一周。

    超长的周期,所面临的就是成本的增加,无论是制作团队的薪水,还是场地、设备,都是用的时间越长就越烧钱。

    这方面不是罗杰所擅长的,综合了自己了解的信息之后,罗杰大致给出了一个【预计八十万美元到一百二十万美元】的预算。

    这个数字会由专业的制作人去重新完善、细化,然后估算出正确的预算数字。

    最后实际的预算,很大可能上和罗杰拍脑门给出的数字完全不同。

    比如《希望》专辑上,罗杰认为总制作成本可以控制在五十万美元之内,实际上却花去了近一百万美元。

    其中绝大多数,花在了迭戈的团队的薪酬,以及设备损耗等费用上。

    最后,在制作人的人选上,罗杰再一次推荐了迭戈。

    迄今为止,乐队,或者说罗杰合作过的制作人一共有三位。

    这三位制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