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几乎破产的理查森(第2/3页)摇滚教父

片,不代表它就能出现在音像店里。

    首先需要通过北美唱片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的审核,获得相应的出版许可。

    这一点就会难住很多刚入行的新人,唱片业协会的席位被主流唱片公司牢牢把持,将符合出版标准的唱片封杀倒是没那个本事,但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拖上几个月,却不是什么难事。

    由此带来的资金回收压力,就足以让许多小规模的独立唱片公司破产。

    即使熬过了这一关,没有足够的发行渠道,在经销商那里的议价能力也会很差,利润大部分都会被经销商和零售商分走。

    甚至于,有的经销商根本不愿意购买非主流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哪怕质量有足够的保证。

    除此之外,还有媒体宣传渠道、资金回笼周期等各种各样的难关。

    可以说,在数字唱片繁荣发展起来之前,没有根基的新人,想要涉足这个行业,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收购一家有足够底蕴的唱片公司。

    但是这种收购,需要的资金可就多了,乐队未必买得起。

    没有发行渠道的辣鸡唱片公司买回来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自己注册个新的。

    而发行渠道完善、人员保留完整的公司,一般不会有人轻易脱手,即使卖,也必然是一个高价。

    其实还有另一条路可以选择,自己开一家唱片公司,然后用乐队的名气,把这家公司给“养”起来。

    事实上,很多大牌歌手或者乐队,在有了足够的资本之后,都会选择这么做。

    当然,继续和大牌唱片公司合作的也不在少数,两者大约各占百分之五十。

    自己开公司赚钱更多,而和大公司合作,对名气和地位的帮助更大,至于如何选择,就要看自己的想法了。

    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乐队和二十世纪娱乐的合同还有接近四年,这短时间里,乐队的名气,对开拓“自己的发行渠道”帮助几乎为零。

    如果不拿自己的作品开路,经销商大多不会买账。

    而等到唱片合约到期再说?

    先不谈这几年美元贬值的问题,等合约到期,早就进入了数字唱片时代,那个时候唱片公司之间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罗杰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金属猴子】乐队的加里-贝尔曾经无意间提到过,他们乐队的合同快要到期,到时候会选择自己开公司。

    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而且也可以加深双方之间的盟友关系。

    或许还可以把【本森的烟火】、【a】等乐队都拉进来。

    罗杰一直信奉一个原则,单纯的友情和单纯的利益关系都不可靠,只有感情+利益结合的方式,才是值得信赖的盟友。

    四支乐队之间的友情不缺,利益牵扯虽然有,但却太少了些。

    一起做投资、利益共享,对于加深几方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小的帮助,唯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的分寸要把握好,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不过如何说服加里,让对方同意自己在唱片公司里入股,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在和加里联系之前,罗杰得先做出一份有足够说服力的计划出来。

    …………

    砰。

    白球准确地将最后一颗黑球撞进球袋。

    “yes!我又赢了!”

    安妮兴奋地挥动了一下拳头,伸出三根手指在罗杰眼前晃悠着:“三比零!三比零!”

    “我承认你厉害,满意了吧?”

    罗杰翻了个白眼,举着球杆朝旁边休息的两人问道:“我休息一会,你们谁来陪她玩两把?”

    台球什么的,完全不是罗杰的强项。

    这又涉及到罗杰的技能盲区了。

    将球杆交给米娅,罗杰到一旁坐下。

    “罗杰,我们什么时候再分一次钱?”

    胖子开口道:“我手头的钱不多了,下半年小瑞克上学还要花一大笔钱,可能不太够。”

    乐队去年年底分了一次账,今年还没有分过钱,乐队公司的账户上还躺着一千多万美元。

    “你买什么大件了?”

    罗杰诧异地问了一句。

    虽然上次分的钱不算太多,但分到胖子手里的,也有两百多万美元。

    如果不是买了房子之类的大件,无论如何也不该这么快就用完了才对。

    “我之前把大部分的钱都投到了股市上,没想到上个月纳斯达克崩盘,损失惨重。”

    理查森的脸色不太好看,报出一个可以让北美过半家庭感到绝望的数字,然后说道:“幸亏大部分钱还在乐队公司的账户上,不然我可能要背负大笔的债务了。”

    重生之后一直埋头在音乐领域,罗杰都差点忘记了这起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的股灾。

    罗杰不记得前世纳斯达克崩盘的准确时间,不过想来也差不了太多,都是2000年的上半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