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混合金属专辑:《黑色》(第2/3页)摇滚教父

    只要mv不要拍出来就没事。

    那部充满【正能量】的mv,要是写出来,一整章都是马赛克,肯定是不能拍的。

    这首歌的贝斯部分就用去了罗杰两天的时间。

    然后罗杰暂时停止了乐器录音,将其它歌交给格雷西慢慢录着,自己则去录制人声。

    等到录完人声之后,再根据格雷西那边的录音进度,决定是自己录完剩下的,还是全部让格雷西来录。

    和录制乐器的顺序完全不同,在录制人声的时候,罗杰将那首旋律死亡和工业金属放到了最前面。

    后者是大名鼎鼎的玛丽莲-曼森的代表作品《甜美的梦境()》。

    玛丽莲-曼森既是人名,也是乐队的名字。

    乐队核心玛丽莲-曼森原名布莱恩-休-华纳,出生于一个基督徒家庭,但本人却是一个坚决的反基督主义者。

    在二十岁时,为了表明与信仰基督教的家人划清界限,改名为玛丽莲-曼森。

    这个名字取自北美最性.感的女人,和最臭名昭著的罪犯家族,两个名字结合,就成了音乐历史上最才华横溢的鬼才。

    这位无论品味、取向还是爱好都异于常人的音乐鬼才,在音乐之外也有着许多身份。

    演员、导演、画家、品酒师、诗人、作家……

    坦白说,《甜美的梦境》这首歌拿出来和二十世纪娱乐分享版权,罗杰多少是有些心疼的。

    不过就和《黑色》,以及过去的几张专辑里的大部分歌曲一样,它的版权确实挺值钱,但也没值钱到让罗杰无论如何也得把版权捏在手里的地步。

    毕竟,玛丽莲-曼森的作品虽然在某个特定的群体里备受推崇,被奉为圣典,但实际上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作品,从来都不受北美主流舆论的待见。

    哪怕是曼森歌曲里最值钱的这一首《甜美的梦境》,版权价值虽然高,但也高的有限。

    这首歌同样需要做出不小的改编,让他变成一首“重金属”摇滚,以适应整张专辑的特点。

    不过做起来倒是很简单,去掉多余的电子特效,然后让安妮对吉他曲谱做出修正,将散乱的riff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旋律就够了。

    重金属和工业金属的区别,就在于后者的电子特效,以及无法构成完整旋律线的散乱riff。

    至于唱法上……

    罗杰尝试了一番之后,决定还是采用曼森原版的唱法。

    不过配上截然不同的嗓音,整首歌的味道和原版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至于另一首旋律死亡金属,在改编的幅度上反而是所有歌里边最小的一个。

    旋死虽然以“死亡金属”为名,但实际上听起来跟死亡金属却是天差地远。

    更加的……

    小清新一些。

    尤其是在唱法上,虽然有的乐队也会保留低沉咆哮的音线,但更多的旋死单曲,却是以清晰的唱法为主。

    反倒是在乐器演奏上,旋死更接近于传统布鲁斯摇滚和重金属摇滚的结构。

    主旋律较强,喜欢大量使用吉他solo等等。

    不过相似的也仅仅只是结构。

    这首《虚幻(unreal)》,是《黑色》专辑里最倾向于流行的一首,至少大部分不怎么听摇滚的流行歌迷能够接受这种风格的单曲。

    来自一支融合了力量金属和旋死两种风格的北欧乐队,amaranthe。

    话说起来,在力量金属和旋死金属上,北欧似乎永远处于领先地位。

    如瑞典、挪威、丹麦等国,都出过许多出色的力量金属以及旋死金属乐队。

    amaranthe乐队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们有三个主唱。

    女声主唱伊丽丝-莱德、男声主唱杰克-易和低音主唱安德烈亚斯。

    尤其是安德烈亚斯的嘶吼部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这首歌罗杰也想过让安妮或者其他人参与进来,不过没人愿意录主唱的部分,顶多做一下和声。

    不过这首歌和《青春》专辑中的《》不同,女声的部分罗杰完全可以唱,不会有任何让人感到奇怪的地方,只会和原版的风格大相径庭,仅此而已。

    虽然部分有重叠,但一个人唱也完全ok,分开来录就是了。

    就连和声,因为嗓音适应性的关系,罗杰也是自己来录的,没有叫其他人帮忙。

    罗杰沙哑的嗓音,在低吼的部分比原唱的安德烈亚斯还要更有辨识度。

    “头颅高昂,

    这局我来坐庄。

    换个玩法,

    让你斗志昂扬。

    游戏开始,

    午夜墨色,万千灯光。

    现在是我们闪耀全场,

    让我看到你的黑暗面。

    ……”

    罗杰正在唱得入神,录音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克里斯蒂安,你的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