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失去信仰》(第2/3页)摇滚教父

却非常的贴近大众审美,从这个角度来讲,r.e.m简直前卫得不能再前卫了。

    这支曾经穷到全乐队加起来,每天的伙食费只有2美元的乐队,在1982年签约irsr之后,一跃成为另类摇滚的代表,迅速爆红。

    不过就和很多摇滚乐队一样,在1996年的新专辑失败之后,r.e.m开始了内讧,次年,鼓手比尔-贝瑞宣布退出乐队。

    但是他们并没有找一个新的鼓手,而是用了一台机械打鼓机来代替。

    嗯……这种玩法,确实很“另类”。

    这支另类摇滚的传奇,从籍籍无名的地下乐队,到整个北美最炙手可热,再到名存实亡,仅仅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但他们却几乎改变了整个摇滚音乐的历史。

    如果没有r.e.m的影响,就不会有后来横空出世的科特-涅乐队。

    除此之外,还有超过十名大牌摇滚乐手亲口承认,是受到r.e.m的影响,才走上这条路的。

    从这一点来看,r.e.m确实无愧于传奇乐队之称。

    或许和齐柏林飞艇、滚石这一级别的传奇乐队比起来,r.e.m在歌迷中受到的追捧要差很多,但他们对整个摇滚乐坛的影响力却并不逊色多少。

    和前边几首劲爆的摇滚比起来,这首《失去信仰》相对要柔和得多。

    不过现场的气氛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半分。

    欢呼声减弱了许多,不过人浪却没有停止下来。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只剩下巨大的探照灯不断扫过全场。

    数万名歌迷,跟着轻柔的鼓点,不断跳动着,仿佛将体育场内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夜店舞池。

    “但那仅仅只是个梦,那仅仅只是个梦,只是个梦,梦……”

    罗杰俯下身,看上去唱得很吃力。

    但音量却越来越低,到了最后一个“dream”,几乎已经微不可闻。

    安妮的手指在指板上滑过,留下一个轻柔的长音。

    为整首歌划上句号。

    看了一眼计时板,还有十五分钟时间。

    前边花在和歌迷互动上的时间太多了,尤其是让小男孩弹的那首《》,一首歌就用掉了超过十分钟。

    进度稍稍落后于计划,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罗杰朝身后打了个手势,意思是直接开始下一首。

    轻柔的吉他声刚刚响起来,罗杰就将嘴巴对准了话筒。

    “他们似乎不知道你的姓名,这真的重要吗?他们甚至不会为你流下一滴眼泪,他们似乎不会浪费时间,来填满你上锁的心……”

    现场演出对新专辑的宣传效果是非常出色的。

    虽然乐队最重视的是《黑色》,但《青春》也没到完全被忽略的地步。

    这张专辑对乐队来说同样很重要,尤其是在商业上的表现,或许还要比《黑色》更出色一些。

    在同等质量下,流行朋克的专辑,或许口碑会稍稍逊色一些,但销量一般都要比重金属专辑更好。

    毕竟大部分不怎么听摇滚的歌迷都能接受前者,但却很少肯为后者付钱。

    两者的受众,单从数量上而言,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事实上,从发行首周的销量来看,《青春》确实要比《黑色》卖得好一些,不过相差并不大,只有两三万张的差距。

    前者卖出了二十五万张,而后者则是二十二万左右。

    由于时长的关系,在这次音乐节上,《青春》专辑的歌,乐队只打算唱这一首。

    《这真的重要吗()》,专辑的第二主打歌。

    “很抱歉我从未说起过,你对我有多重要。很难说出口,而现在你已不在。对我而言,这真的很重要。”

    在“matters”这个单词上拉了一个很长的长音。

    然后随着舞台上的灯光暗下来,一声低不可闻的呢喃响起:“但这真的重要吗?”

    这个时间,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一片黑暗之中,安妮悄悄地换回了双头琴。

    当然是备用的,平时使用的那把吉他早就送给了那位名叫弗兰克的小男孩。

    音乐的声音只中断了很短暂的时间,然后安妮就开始了充满力量感和速度感的弹奏。

    一串激烈而快速的旋律之中,罗杰的声音从黑暗中响起。

    “疼痛骤然而至,黑夜亮过白昼,尖啸轰鸣,冲出思想。试着感受恐惧,这是你要付出的代价。欲要感受颤栗,必先确保生存。”

    舞台上的灯光始终没有亮起来。

    “燃烧殆尽吧!(let.it.burn!)”

    直到罗杰发出一声沙哑的嘶吼,舞台四周的火柱熊熊燃烧起来。

    罗杰身上的贝斯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单手拿着话筒,站在舞台最前方。

    冷色调的灯光快速转动着,给整个舞台增添了一丝异样的魅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