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一年(第2/3页)摇滚教父
聚焦在乐队自身身,将几乎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巡回演出,以及《摇滚圣经》系列的推广宣传。
哦,对了,还有罗杰,依然是将多余的空闲时间都用来死磕《黄昏之十二乐章》。
只不过这项工作的进展不是很顺利,有些磕磕绊绊的感觉,进度十分缓慢。
罗杰倒也不着急,反权已经到手,双方的协议当中也没有对改编和发行的时间做任何明确的限制,什么时候推出这张专辑,完全是乐队自己说了算。
若是【《摇滚圣经》 Tour】巡演结束之后依然没有完成,那就继续拖下去。
四年不够就五年,五年不够就十年。
反正总有一天,这张专辑是能够完成的。
……
在这种摸鱼划水的状态下,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
在这一年当中,《黄昏之十二乐章》仅仅只完成了“主线剧情”,以及两首歌的创作。
在剧情方面,罗杰参考了《阿瓦隆幻想乡》这张专辑的创作思路,不过在设定和故事内容,却是以“诸神黄昏”为主题。
而且,由于歌曲创作方面还没有完善,罗杰仅仅只是写出了一段很简略,类似于大纲一般的简述。
至于具体的完善,则是在一首歌的作曲完成之后,再根据旋律去填词。
这是罗杰自己的习惯。
作词、作曲,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先后顺序。
依照创作好的旋律去填词,或者为创作好的歌词去谱曲,这两者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当然,同步进行的也有,不过大部分情况来说还是分开进行创作,哪怕是作词、作曲都由同一个人来完成也是如此。
罗杰自己的习惯,就是先创作好主旋律,甚至是完整的分乐器曲谱,再去填词。
整整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罗杰也仅仅只是完成了两首歌的完整词、曲,以及一首歌的主旋律。
当然,这也并非是罗杰一个人的功劳。
和【诞生】巡演中的那首《讲不出再见》一样,《黄昏之十二乐章》这张专辑的所有创作,都是由乐队共同来完成的。
罗杰负责的要多一点,除了专辑本身的构想之外,还包括了“主线大纲”和每一首歌的主旋律初稿。
而安妮、胖子和贾森的工作,就是在这个基础,对歌曲的主旋律初稿进行完善、修改和填充,将其补充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罗杰同样也会参与进去。
人多,并没有让《黄昏之十二乐章》的创作过程变得混乱。
反而,因为乐队四人之间已经彼此配合了十多年,非常的默契,这种合作式的创作过程在乐队手中进行得很顺利。
虽然进度比较慢,但歌曲完成的质量却是相当的出色。
一年下来,乐队完成了第一首开篇曲目《虚弱》和第十二首收尾曲目《湮甲》的完整创作,以及第二首《衰老》的主旋律和部分歌词。
先完成头、尾两首歌,也是为了进一步限定好这张专辑的框架。
整张专辑的主题选取的是西方著名的神话传说“诸神黄昏”,这也是为了切合专辑名字中的“黄昏”一词。
不过,罗杰并没有照抄“诸神黄昏”的传说,而是在这个基础进行了一定的魔改,加入了少量人类角色的戏份。
关注:,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其中的主要角色有两个,一名掌握着“大预言术”,站在众神一侧的教皇,以及一位代表着极致的“邪恶”的死灵法师。
——这两个角色同样来自那本三观不正的,反权已经买来了,不用白不用。
在第一首歌的开场,便是讲述起亚斯洛特的腐朽和虚弱,以及巨狼芬里尔和世界之蛇耶梦加得联手攻击神灵国度亚斯洛特的故事。
(注:亚斯洛特是北欧神话中神的居所,类似于我国传说中的天庭。北欧神话传说中,巨狼芬里尔和世界之蛇耶梦加得进攻亚斯洛特被认为是诸神黄昏的开端。)
而在最后一首歌《湮甲》之中,讲述的则是星辰坠落、世界之树在烈火之中倒塌、大地沉入海底的末世景象。
这两首歌,前者采用的是带有浓重交响乐元素的歌剧金属风格,以宏大而充满史诗感的华丽篇章起头。
而最后一首歌,则以传统的布鲁斯摇滚为基调,给这段故事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余韵。
有了开头和结尾,剩下的,就是在两者之间,填充起一个丰满的“音乐故事”,将整张专辑补充完整。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但对罗杰来说,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挑战”。
光靠搬(chao)运(xi)前世的经典摇滚,能够让自己的乐队成为这个世界最顶尖的摇滚乐队。
在一开始,这也确实是罗杰的“终极追求”。
但如今,随着《摇滚圣经》系列的完结,这个目标早已经实现了。
继续这样下去,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