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二十九章 定都之争(十八)(第2/2页)汉明


    吴争愣了愣,咧嘴笑道,“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我的存在与国家的利益、最大多数民众的利益相悖了,我可以禅位于贤良!”

    吴伯昌愣愣地看着吴争好一会,轻喟道:“你真不象是我亲生的可为父还是很欣慰!”

    “谢谢爹!”

    。

    都说华夏民众,是最容易满足的,这话还真有些道理。

    从古至今,华夏百姓但凡有口裹腹之粮,就不会想到去造反。

    他们只会去想,是不是将这不多的口粮,省下一口来储备着,以应对日后的危机。

    这或许是千百年的儒学,带给华夏百姓的潜移默化吧!

    儒生劝人向善,太平年间,或许可以,但在战乱之时,那无疑是缘木求鱼。

    十数年的战乱,民心思安。

    好不容易天下安平了,可突然之间,祸乱再起。

    原本想着从此过安定日子的民众,自然是不肯追随叛逆的,但面对着乱兵施虐对自己利益和生命造成威胁,人心确实在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