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杨德利牛笔(第3/4页)大唐扫把星

有问题,“向郎中,这是大唐的粮仓呢!某不知规矩,但看好粮仓,不浪费粮食,某觉着这就是道理。某去查!”

    你一个小吏,谁给你去查的脸?

    但向长林最终只是摆摆手,“去吧。”

    若非是看在贾平安最近春风得意的份上,他不会给杨德利机会。

    杨德利去了禄米仓,马上就成了公敌。

    那些小吏和苦力都把他丢在一边,想搬运粮食来查探,你自己干,别寻我们。

    杨德利就自己翻查,冬日冷,可他却汗湿背腋。

    向长林偶尔想到了,就来看一眼,见杨德利满头大汗,浑身冒热气,那些呵斥就没法出口。

    这就是个较真的年轻人,让他吃吃苦头也好。

    而且这等人有个好处,就是做事让上官放心。

    “要不……让他去做亭长?”

    户部有数名亭长,负责看大门,以及传达消息。

    杨德利这等人较真,想来会如鱼得水吧。

    至于辞职,向长林觉得这等事儿虽然闹心,但不至于赶杨德利回家。

    杨德利在禄米仓中翻查着,最后没寻到线索。

    他坐在那里发呆,几个小吏在边上出言讥讽。

    “无事生非,自己寻事!”

    “这二十余年都无事,就你事多。”

    他们觉得杨德利会沮丧。

    可……

    那是杨德利啊!

    那些损耗既然不是被贪腐了,去了哪?

    杨德利回到家,苦苦思索着。

    贾平安见状就问道:“表兄可是有事?”

    杨德利说道:“禄米仓的损耗不对,某说去查,可查来查去查不到。”

    “损耗?”这个贾平安真心不懂。

    “某觉着不对,这一年要多出三百石的损耗,太多了。”

    呃!

    三百石……不多啊!

    大唐承袭了前隋的粮仓,据闻粮食多不胜数,加之最近十多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三百石粮食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贾平安笑道:“此事暂且搁下,等发禄米的时候再去看看就是了。”

    杨德利抬头,眼神中多了嗔怪之色,“平安,那些年咱们家穷,记得有一年年底,家里就剩下了一点麦面,你饿的不行,就眼巴巴的看着某,某就把那点麦面弄了一半……”

    他伸开一只手,大概那点麦面就单手一捧那么多,连一个孩子都吃不饱。

    “某煮开水,就把麦面倒进去,一边倒一边搅合……再放些盐,你吃的香喷喷的……”

    杨德利眼中含泪,“那时候某就在想,若是有粮食了,某一粒米都不会浪费,全数煮给你吃。所以某真是见不得谁浪费粮食!”

    贾平安心中震动,拍拍杨德利的肩膀,认真的道:“某知道。此事某来……”

    “不!”杨德利摇头,执拗的道:“某找不出那些损耗去了何处,晚上都睡不安生。你别管,某就这么查。”

    杨德利随后就像是走火入魔般的,连吃饭都在琢磨那些损耗去了何处。

    回到仓部他也是这个模样,浑然忘我。

    连严硕都苦笑道:“遇到这等较真的,某……不和他计较。”

    某一日,他坐在那里呆呆的看着账册。

    “说是王侍郎家里出了内贼。”

    “什么内贼?”

    “他家里采买的仆役每日出门采买都扣一些钱下来,积少成多,这些年竟然弄了五六十贯,气得他那自诩精明的娘子都病倒了,说是肝火太旺。”

    “那怎么扣?难道少买东西?”

    “不是少买,而是虚报价钱。”

    “某懂了,王侍郎不去市场,自然不知晓那些东西的价钱,他随口报去,谁也不知道。”

    “哎!刁奴啊!”

    “现在的仆役得看紧了,否则寻到机会就会贪钱。”

    杨德利缓缓抬头。

    他想到了……

    “某有事告假。”他去请假,随后就去了东西市的粮店查探。

    “某请教……”

    伙计打瞌睡,不搭理他。

    杨德利摸出了一串铜钱,拨了十文钱下来,想想又弄了五文,心痛如绞的递过去。

    伙计仿佛是有透视眼,竟然睁开了眼睛,“客人何事?”

    杨德利按住十五文钱,问道:“某问一事,若是你知晓,这十五文钱就是你的。”

    伙计的眼中多了贪婪之色,瞄了杨德利的钱袋子一眼。

    但他显然不知道杨德利的秉性,号称一把米能吃三天的狠角色。

    “那些高官的家人……每年领禄米的时候,他们可来这里贩卖过粮食?”

    伙计皱眉,警惕的道:“你问这个作甚?”

    杨德利摇头,“某想做粮食买卖,可不懂这些,有官员的家人说能卖给某,可某不大敢收。”

    伙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