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剑道新论(第3/4页)楚留香传奇

函笑了笑,道:“这道理弟自然明白。”

    胡铁花也打了个哈哈,道:“我自然也知道前辈绝不至于强人所难的。”

    李玉函似乎未听出它的言下之意,缓缓道:“家父以剑成名,也视剑如命,只要和剑有关系的事,他老人家都很有兴趣,是以他老人家不但将古往今来约有名望剑谱,都设法找来研究过,而且还仔细研究过所有成名剑客的渊源历史,以及他们生平所有的重要战役。”

    楚留香瞧了那老人一眼,暗暗忖道:“别人只知道十载寒窗,磨穿铁砚,金榜题名得来非易,却不知一个剑客若要成名,所下的功夫只怕更艰苦十倍,而他们不但要牺牲功名富贵,还要忍受别人似不能忍的寂寞,但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只不过是江湖中数十年虚名而已。”

    李玉函已按着道:“家父苦心研究数十年,剑法固然得到很大的进益,却也发现几件很奇怪,又很有趣的事。”

    胡铁花来虽然步步为营,此刻却已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什么事?”

    李玉函道:“家父发现自古以来最负盛名的几套剑法,并不是最巧妙的那几套剑法,这就是他老人家认为最奇怪的一件事。”

    胡铁花皱眉道:“这………这意思我还是不太懂。”

    李玉函道:“譬如,魔教中的‘万妙无方、慑魂大九式’,招中有招,变化无穷,竟可演变为七百二十九招,若论其出手之奇诡飘忽,招式之情妙周密,委实远在武当派的‘两仪剑法’之上。”

    胡铁花道:“不错,我也听过这魔教秘剑的厉害,据直到今日为止,天下还没有一个人能接满他七百二十九招的。”

    李玉函道:“莫无人能接满他七百二十九招,甚至连能够接住他前七式的人都很少,但数百年来,江湖中人只知道武当‘两仪剑法’天下无双,无可比拟,“万妙无方、摄魂大九式”,却连名字都已很少有人知道。”

    胡铁花沉吟道:“这也许是因为江湖中见过这套剑法的人并不多。”

    李玉函道:“见过这套剑法的人虽不多,见过“两仪剑法”的人又有多少呢?武当门下一向择徒最严,当年最盛时也未超过八十一个,而且这八十一位武当弟子,也并非每个人都练过“两仪剑法”的。”

    胡铁花道:“不错,我也知道这‘两仪剑法’一定要经掌教真人亲自传授,是以武当子弟真能得到“两仪”真传的,最多也只不过十之三匹而已。”

    李玉函道:“但魔教却一向善门大开,而且一入门就能练剑,武当门下极少出山,魔教子弟却在江湖中横冲直闯,是以无论怎么,见过这‘慑魂大九式’的人,至少也要比见过“两仪剑法”的人多几倍,但“慑魂大九式”却违不及“两仪剑法”著名,这是为什么?”

    胡铁花情不自禁,又摸了摸鼻子,喃喃道:“这倒的确是件怪事。”

    李玉函笑了笑道:“这确是件怪事,家父却也想通了。”

    胡铁花忽然大声道:“我也明白了。”

    李玉函道:“请指教。”

    胡铁花道:“就因为这‘万妙无方、慑魂大九式’,剑法太奇奥精妙,是以学的人多,能学精的却很少,他们剑法尚未学精,就在江湖中横冲直闯,一定难免到处碰壁,所以别人也就误会认为他们的剑法并不高明了。”

    李玉函微笑道:“这虽然也有道理,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胡铁花道:“哦!那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玉函道:“只因剑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一定要使剑的人能将剑法活用,才能显得出那剑法的精妙。”

    胡铁花道:“我方才的,岂非就是这意思吗?”

    楚留香忽然笑道:“魔教子弟并非剑法不精,而是他们的心术不正,行事太邪,所以和人动手时,就不能理直气壮,所以他们的剑法就算比别人高,也难免落败,‘邪不胜正’,这句话正是千古不易的道理。”他转向柳无眉一笑,道:“贤伉俪认为在下的是否还有些道理?”

    柳无眉轻轻咳嗽雨声,笑道:“不错,两人动手,武功高的并不一定能取胜,一个人只要有必胜的信心,他武功就算差些,往往也能以弱胜强的。”

    楚留香目光炯炯,凝注着她,一字字道:“但一个人只有在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对的时候,才会有必胜的信心,是么?”

    柳无眉沉默了半晌,嫣然笑道:“这道理香帅你自然是最明白的,只因我早已听过,楚香帅战无不胜,无论遇着多么强的对手,也有不败的自信。”

    楚留香沉声道:“那只因在下自信所做所为,还没有一件对不起人的,否则在下就算武功再高,也已不知死过多少次了。”

    柳无眉还未话,李玉函已抢着笑道:“数百年来武林著名的战役中,就有许多是以弱胜强的,这也正是家父觉得很奇怪的事,譬如,昔年魔教教主独孤残和中原大侠铁中棠决战于雁荡绝顶,战前江湖中都认为当时年纪未满三十的铁中棠,绝没有独孤残功力深厚,铁血大腹门的武功,也不及魔教奇诡精妙,是以江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