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这是决战了吗(第2/3页)大明武夫

人败退而归,而他们对汉寇的炮火之犀利,作战之精熟都心有余悸,异口同声地跟周边的人描绘与汉寇交战时的艰难和可怕,在他们的宣导之下,幕府上下武臣都对汉寇的兵威有了一些畏惧的情绪。

    再了,幕府这样节节败退,但是之前板仓重宗带着部下在姬路城已经可以是拼死抵抗了,他们这么奋不顾身都挡不住,又有谁有信心自己一定能够挡住?

    只要没有人能够站出来自己能抵挡汉寇,那土井利胜的话就十足有道理了——既然谁都没有信心去西国击垮汉寇,那又何必再强行固守西国,将幕府大军陷入到危险当中?

    然而,土井利胜的盘算却很快被井伊直孝打破了。他突然伏下了了身体,对着德川家光一直叩拜下来。

    “将军大人,在此危难之秋,身为幕府大老,我无法力挽狂澜,实在愧对大人,也愧对神君在天之灵。现在在这个危机关头,西国对幕府来实在是重要无比,我等已经无路可退臣虽然无能,但是之前也曾跟随过神君四处征战,多少也学习到了一些神君带兵打仗的经验所以臣觉得此时此刻,臣应该为将军大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德川家光一瞬间睁大了自己的眼睛,而其他人也极为震动。

    身为大老,井伊直孝在幕府内部的地位十分崇高,可以是幕府将军之下的第一人,拥有这样的地位,他原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但是在这样的危难关头,他却挺身而出,请求将军大人让他带兵去和汉寇大战,拯救西国岌岌可危的形势,这实在令人感动。

    要知道以他的地位,就算打赢了幕府也给不出多大的赏赐,顶多就是感谢他匡扶幕府的功绩而已,要是打输了,那可就是一世英名举了——而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位大老当然是知道这个现实的,可是就算知道,他还是要这么做,这可真是赤胆忠心了。

    多年来,德川家光都对井伊直孝不太满意,因为他的威望和权势实在太大,可是今天他却对这位大老的做法深为感动。

    尤其是,井伊直孝所所做的,都与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将军大人,虽然大汉军队与幕府交战以来是连战连捷,但是他们并没有和我们面对垒,之前打的都是各地的藩军,和板仓重宗仓促召集的军队而已,这些军队来就战力不足,就算被击败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德川家光鼓励的视线下,井伊直孝继续侃侃而谈,“而如果我们带着幕府装备最为精良,而且人数众多的关东武士前去和他们交战,一定能够让局面转危为安前就是因为我们行事太过于保守,所以才让他们如此肆无忌惮,以至于形势落到如今的地步。”

    “之前汉寇兵锋正盛,而我们仓促之间准备不足,所以稍稍避让,也是理所当然的,并不能责备谁。”

    井伊直孝这是在暗讽土井利胜之前对大汉太过于畏惧,主动避让了太多地方,德川家光当然听得出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号心腹,他当然也要为土井利胜几句话』过,他已经倾向于按照井伊直孝的方略形势了——毕竟作为年轻人,他心里也对现在的形势感到十分憋屈,更加不愿意一直避让汉寇。

    当然,他还是有一点担心。

    “如果我们举兵西向的话,你真的有信心抵挡缀寇吗?”

    如今,不光是岛津和毛利这样的大大名已经投靠了汉寇,就连朝廷在汉寇的扶持之下也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力,所以他已经不去想完击败或者驱逐汉寇了,他只想要守卫字在幕府的地盘,然后想办法谋求和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兵力的大汉和谈。

    “汉寇火器凶猛,而且作战精熟,自从立国以来就已经四处征伐,可谓是强兵,所以我没有信心一定能够驱除他们。另外,因为我们之前的步步退让,所以京都现在形势已经危如累卵,恐怕就算我们现在前去相救,也未必能够救下来。”井伊直孝先十分坦率地承认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并且明言自己未必一定能够力挽狂澜。

    “但是臣一定会展示出我们三河武士的决心和勇气,让汉寇流臼血,只要我们奋不顾身和汉寇死拼,就一定能够让汉寇蒙受相当大的损失,到时候他们就会退缩,而其他各藩也会看到幕府的实粱有这样,神君的基业才能够保!”

    他的声音来大,罕见地有些慷慨激昂。“请将军大人下令吧,让我军去和汉寇决战!”

    随着他的鼓动,其他人也慢慢地被感染了,然后和他一起向德川家光请命,一时间整个表殿内群情激愤,大有一起上阵把汉寇打个落花流水的劲头。

    而德川家光也被这种慷慨激昂给感染了。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比他更加期待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支撑整个饮坠的形势,让祖父和父亲传给他的基业能够挺过这崇雨。

    正因为如此,井伊直孝这样的表态才让他如此感动。

    而且,井伊直孝也不是光唱高调而已,他的十分务实——在现在的形势下,京都是有可能被住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守卫关东的门户,同时和汉寇死拼,保护住三河,也让他们看到幕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