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理想主义者(第1/2页)官门

    “副总统迎接,总统欢送,这接待的规格好像是提高了一格儿啊。[]”叶开听了这件事情之后,很是有些惊讶。

    不过对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这个人,叶开了解得其实不是很多,虽然后来也有过关于他的一些文章、列传之类的工具出版,可是写在纸上的工具究竟有几多能相信,真还欠好。

    戈尔巴乔夫接见叶子平的时间只有一刻钟左右,究竟结果叶子平只是一名享受正部级待遇的副部长,能够获得苏联总统的接见,估计还是因为戈尔巴乔夫了解到,他是叶相乾的儿子,否则的话,人家未必会打理他。

    叶开自然也在被接见的随员之中,他还特意带上了钟离妤,号称是企业家代表,来苏联寻求合作项目的。

    近距离地观察戈尔巴乔夫之后,叶开就发现这人讲话很是有感染力,讲话不带打草稿的,却很轻易地就能够左右谈话的节奏和走向。

    只是很可惜,对苏联这个沉疴难起的老大帝国而言,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对国家的掌控力,并不是是政客的夸夸其谈,这一点上戈尔巴乔夫做的其实欠好。

    直到后来很多年,有人如果戈尔巴乔夫不改革,苏联至今犹存,他现在仍是苏联的领导人。如此来,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改革的最大输家。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假想,现实的情况并不是如此。

    苏联的历史成长证明苏联模式是不成功的,民众要求改革的意愿在赫鲁晓夫时期和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有,但由于民众没有表达意见的正常途径,他们的愿望其实不克不及成为苏共的政策。危机不竭积累,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修修补补的改革已经无济于事了。

    已经在老人政治下生活了十几年、在不到3年时间里接连为3位总书记举行国葬的苏联人,迫切盼望呈现一位讲话不消讲稿、思维正常、行动便利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运而生。人们对新的、年轻的总书记寄予厚望,希望能尽快改变国家的现状。

    戈尔巴乔夫这些在苏共二十大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也切身感受到苏联体制存在的问题,感受到苏联的成长日益离开了世界的潮流,已被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大潮抛到了后边,再像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之流那样回避矛盾和问题、只为保住自己的权势而掌权,是极不负责任、也是极不道德的。

    面对苏联产生的面而深刻的危机,戈尔巴乔夫只能进行根改革。

    戈尔巴乔夫开启了苏联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之路,但他只不过是历史使命不自觉的执行者,走上这条路并不是他事先设计好的。

    叶子平的神情比较淡定,究竟结果是见多了排场。

    叶开也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儿,东瞧瞧西望望,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的样子。

    钟离妤的心里面就很震动,自己居然见到戈尔巴乔夫了哦,苏联的总统,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真是如同在做梦一般。

    要知道这不成是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而是真正的面对面的交流,相聚不到十米远的距离,这要是跟同学出去的话,估计都没有人会相信。

    钟离妤向后看了看,就发现几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轻人,伺立一旁,眼睛不竭地扫来扫去,不消问就是那种警卫,没准儿就是苏联的克格勃什么的。

    戈尔巴乔夫接见叶子平,也不过是兴之所至罢了,最近他过得比较累,国内的事情一团儿糟糕,经济改革没有见到成效,国民经济几近解体,而他转而启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却将原就摇摇欲坠的政局推倒了四分五裂的境地。

    尽管他曾经无可争辩地君临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尽管他一个命令就可以使世界毁灭十几次,尽管他掌握着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秘密警察力量,尽管他动动指头就可以让任何一个否决者尸骨无存……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成为世界上最随心所欲的人,什么权力,财富,地位都不在话下。甚至,他还可以窜改历史,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当他拥有了这一切时,却开始替自己掘墓。

    从这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要给人们自己选择自己政府的权力,自己却无可奈何地失失落了权力;他要给人民以真话的自由,自己却从被讴歌的领袖变成被咒骂的罪人;他要让人民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自己却因为打破了几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而失失落了特权;他要给人民拥有自己财富的权利,自己最后却沦落到靠卖书和演艺谋生……真不成思议,他竟然还是那么乐观。

    在了解到钟离妤这个年轻女孩子,竟然拥有博士头衔,另外还掌控着一家大的投资集团之后,戈尔巴乔夫暗示了赞许,认为中苏之间也应该加强贸易合作关系,并且暗示苏联对中国的日用品和食品也很感兴趣。

    钟离妤则依照叶开的叮咛暗示,食品有些敏感,不过日用品贸易可以考虑,如果苏联方面给开绿灯的话,一个月之内就可以组织价值上亿美元的中国日用品输入苏联境内。

    戈尔巴乔夫对此暗示了赞赏,并且叮咛他身旁的办公厅主任,要跟进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