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顺水推舟(第2/3页)一开局就无敌

的人很多,他们反应过来后又纷纷再次上奏请罪表,内容基本都是千篇一律,就是请求大王降罪,罢免官职,告老还乡。

    这本就是一个形式,法不责众,这么多人同时请奏,就是在做个形式,反正帝辛也不可能把他们都给罢免了。

    确实,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帝辛没有想过一次性罢免这么多人,这么多朝臣,若是一次性罢免,那这个大商一时间想运转是不可能的事了。

    所以……

    帝辛在书房内,玉案上的奏折堆积如山,他从那聚集在一起,厚厚的有一尺高的奏折堆里随意挑出基本,看完上面千篇一律的话后就丢到一旁,同时喊来十几位小宦官,对他们说:“你们给孤找,只要看到这些名字的,全部挑出来。”

    帝辛说着递过一张亲手写有一些官员名字的竹筒。

    竹筒上面大约记着二十来个名字,最少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小宦官们不知道自家大王想干什么,但是他们能感觉到气氛的浓重,也不敢大意,都认真查找着。

    很快,这偌大的名单内便找出了和帝辛名单上对应的名字,不过也少了俩人。

    “倒是聪明。”帝辛见没有那俩人,呵呵一笑。

    然后拿起小宦官递来的那些折子,用朱砂笔在这些奏折上依次批注,全部是同意!

    一次性同意三品以上,将近二十多人的辞官请求,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要出大事了!

    小宦官们都吓得低下头,瞬间跪了一地。

    帝辛也没有管跪在地上的宦官们,只是又从这些奏折中找出两份,随意在上面修改,直接将原先的名字划掉,改成了之前小宦官们没有找到的那两个名字,然后重新将奏折放回,对着下面的宦官道:“将这些奏折送到下面那些人的府上,就说孤王同意他们的请辞。”

    这二十多人,平日里也无过错,也算得上能臣,有些才能,不过此时此刻,帝辛看重的不是才能,而是对国家的稳定。

    这些人,之前或多或少都和宫中一些皇子有些关系,这不是帝辛像看到的,三品以下的官员他还可以不在意,毕竟对朝政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三品以上的,他必须要慎重考虑了。

    这些人,就是他慎重考虑后的结果,不过也刚好,是他们主动请辞的,帝辛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宦官们没有墨迹,很快将这些奏折全部带了下去,送到这些官员的府上,中途王宫边倒是有些探子想打听情况,不过这个时候,宦官们哪里敢多说一句,全部装作不认识,都老老实实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于是,这些官员很快就收到了批注的奏折,他们看到这上面红红的准字,并且还盖着帝辛印记之时,心口一闷,差点没有破口大骂……

    他们为官多年,都是人精,哪里不明白帝辛玩的这一手是什么。

    之前的所有话,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可笑他们这些人平日里自诩聪明,这个时候却全部都被骗了!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亲自递上去的奏折,赖不掉,如果这个时候敢耍赖,恐怕等待他们的就是御林军了。

    同时,那两位没有上奏的官员也收到了奏折,他们一开始还想不通,自己明明没有递交,怎么就传到自己这里来了。

    等他们打开后,看到上面的内容,还有帝辛那修改的痕迹,很讽刺,很显眼,他们气得浑身上下都颤抖起来。

    不过,他们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只是老老实实,神色冷静的表示接受。

    这不是他们的奏折,这个时候,也必须是他们的。

    这一日,大商二十多位三品以上的官员同一时间内告老还乡,震惊朝野!

    若是此事发生在平时,整个天下都会议论起来,不过此时,他们却在更震惊于另一件事,就是在这些官员齐齐告老还乡的同时,帝辛也宣布了传位紫苏的事情,紫苏的登基仪式,就在三日之后。

    大商历年以来,第一位女帝即将诞生了,天下喧哗!

    ……

    朝歌城内,靠着偏僻的一角,在繁华的朝歌城内,这一处角落平日里倒是显得有些冷清,住的都是平民百姓,房屋和位置都不太好,不会太引起注意。

    姬龙、姜子牙、裴晏,暂时就住在这里。

    他们三人有一番远大抱负,姬龙想在这里重建当年先祖的辉煌,重立大周国。

    姜子牙和裴晏则是想辅佐明主,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当年姬家家主姬安的请查下活了下来,这个天下,恐怕也就仅此他们二人了……

    三人围桌而坐,上面放着一壶茶,茶水沸腾,裴晏负责添茶倒水。

    姬龙坐在中间,上次虽然对这两位起了疑心,不过暂时身边无人可用,他暂时没有露出什么多余的想法,最近表现的也很平静,就是怕这俩人若是真有什么贼心,这个时候翻脸的话,那对自己太不利了。

    姜子牙坐在旁边,看了眼姬龙,道:“龙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