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会师济北(第1/2页)全面战争之帝国征服者系统
“主公,三军将士早已准备就绪,我们何时动身前往兖州?
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冀州刺史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都已经在兖州济北集结,各路大军满打满算已经超过了十六万大军!”
端坐在军中营帐内,王朗一脸焦急的看着李荨昆。
如今已经在徐州西部驻扎了这么久,为何还迟迟不去会师?要知道从这里到济北也就十来天的路程。
对于王朗的急切,李荨昆也知道王朗这是为了李荨昆好。
参加这种替天子伐董的“正义”战争,那绝对是能够获得足够的政治资本的。
“景兴啊,那十四万大军,怕是连辅军都算上去了吧?这一次我们徐州出征的单单是战兵就有一万物双全。
此人还有一个儿子,叫张承,字仲嗣,是张昭的长子,此人有统帅军队的能力,也是一员将才,能够独当一面,只不过还未考验,当不得将军。”
李荨昆点点头,说道:“那这样吧,你回去之后让张昭帮安明管理彭城,这样既能够看看此人的才能,也能让安明分出时间去照看丹阳。
至于他的儿子张承,就让他先在你收下的琅琊杂军做事,从屯将做起吧。”
“臣领命。”
“嗯,通知宣高,大军开拔!”
………………………………
“叮!以徐州刺史身份会师诸侯,主线任务完成1/3。”
李荨昆深吸一口气,狠狠的攥了攥拳头。
袁绍的徐州刺史被改为了冀州刺史,回来了老家,而徐州刺史的职位也落到了李荨昆头上。
作为徐州刺史,在现在这个朝廷力度急剧下滑的时候,李荨昆自然有认命手下的权利。
王朗为琅琊太守、陈前为彭城太守、糜竺为丹阳太守、糜芳为东海太守、徐奕为东莞太守。
如今只剩下还未安定的广陵、下邳两处地区没有完全落入李荨昆的掌控之中了。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李荨昆!率军五万,加入联军!”
李荨昆率领着自己的骑兵亲卫进入城门的那一刻,听到这一声高呼,就知道城内的那帮子人要懵逼了。
“什么?!那李荨昆竟率军无万?这可战之兵岂不是要近两万余众?”兖州刺史刘岱大惊失色,一时间说话竟有些磕巴。
张邈、桥瑁、袁遗三人看了看身旁的刘岱,面露不屑,他们这群小诸侯中,就数刘岱最弱。
但他们三人在不屑于刘岱的时候,同时在内心中也是极为震惊。
两万可战之兵啊!这“两万”,代表着钱财、粮食、军械、时间和将领!
袁绍眼睛一眯,身后的淳于琼、韩猛二人都是拳头紧攥。
“可恶,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人马,当初居然眼睁睁的看着我被黄巾军合围。”
逄纪、田丰以死回冀州的路上,袁绍自然是听信了麾下谋士许攸的“良言”。
“主公,那两万余众的壮丁,他区区李荨昆,怎么拉的起来?而且还悍不畏死,这一定是在徐州潜藏的黄巾军旧部余孽。”
对于许攸的机智判断,和那一副“老子才是你手底下最牛逼的谋士”模样,袁绍也就慢慢的信了。
这时候,袁术阴阳怪气的哼了一声,说道:“怎么了袁本初,有这么一个率着精兵良将的汉室忠臣前来会师,你这是很不高兴?”
袁术撇了一眼想要说话的袁遗,袁遗顿时浑身一震,不敢多说。
“伯业,坐我这里来。”
袁绍对于袁术的挤兑没有过多的反驳,而是让一直支持自己,守住兖州与冀州辖口的堂兄坐到自己这边。
“哼,堂堂族兄,居然被小辈指使,啧啧啧。”
“袁公路!你放肆!”
这一下袁绍和袁遗都怒了,对此,袁术不屑一笑,草草了事。
对于这一切,公孙瓒、刘备和曹操二人皆是看在眼里。
刘备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问向公孙瓒:“伯珪,那徐州刺史李荨昆,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有如此雄厚的实力?”
公孙瓒一脸赞叹的说道:“此人有勇有谋,区区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将徐州的泰山贼处理干净,将那残暴的昌豨枭首,收复了陶谦之前的手下大将臧霸,整顿了泰山贼。
并且以丹阳为跳板,迅速彻底掌控了丹阳、彭城、琅琊、东海和东莞五郡,据说李荨昆派遣自己组建的丹阳军奔赴下邳和广陵,怕是也要彻底落入其手中了。”
刘备脸上一副此人竟然如此厉害的模样,继续问道:“那他怎么养得起这样的一支军队。”
公孙瓒一脸佩服道:“此人迎娶了东海著名的商贾糜家的千金,再加上李荨昆的手下王朗更是和如今糜家掌权人糜竺是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