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开业(第1/2页)逆天的枪神系统
过了年,苏妮又去两江大学读书。
尚迪驾车来到王家村,看了看正在修建的宾馆酒楼。
停车场已经建好了,拥有五十个停车位。
“再过一个多月,宾馆和酒楼就建好了。”
望着破烂不堪的乡村公路,尚迪打算扩建一下。
找到王富强,商量了一阵,村里出地,他出钱,路面扩成两车道。
单车道三米,两车道六米,加停车位和路基,总宽度十米。
王家村的乡村公路一直连通国道,总长度一千两百多米。
等王富贵搞定土地和手续,尚迪找了个筑路公司,签了合同付了款。
被占了土地的村民,从村里的自留地,分到相应的土地。
“在鱼塘周围,弄一些钢筋混泥土的钓台。”
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不知不觉就是几个月。
尚迪前往两江大学,连续考试十几天,顺利拿到毕业证。
“从现在起,我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博士了。”
几天后,尚迪与苏妮一起,驾车返回兴县。
宾馆酒楼停车位柏油路早就建好了。
一念至此,尚迪决定开塘。
请了一个宣传队,敲锣打鼓的在县城宣传了一下。
开业当天打一折,鱼每斤五块......
兴县的鱼塘,钓鱼大多数都是每斤十块,有的鱼塘每斤十五。
每斤收费五块,不少热衷钓鱼的人,相继跑到王家村水库。
一连串的停车位,每小时收费两块,价格不贵也不便宜。
城区停车每小时三块,在乡村里面停车,都不收费的。
“一斤多的鱼,力气比五斤多的鱼还要大?”
“这鱼的活力真强,绝对是野生鱼。”
“每斤五块钱,物超所值啊!”
“一折五块钱,不打折岂不是要五十?”
“路重修了不说,居然还有宾馆酒楼停车场。”
“加工费每斤十块,多钓点鱼,中午就在王家酒楼加工。”
开业当天,不到早九点,大部分钓台,都被人霸占了。
“五十四辆汽车每小时两块钱摩托车和电瓶车二十七辆,每小时一块钱好像还不错啊!”王富强算了算账。
尚迪苏建城苏云天坐在专属钓台一边聊天一边钓鱼。
临近中午的时候,某些钓鱼的人走了某些钓鱼的人在王家酒楼吃饭。
“李哥,这鱼又香又好吃一点腥味都没有。”
“厨师的厨艺不错比得酒楼的大厨。”
“不是厨师的厨艺好,是鱼的质量好。”
“等会还要开车,我不喝酒了。”
“怕什么?这里有宾馆,一百块钱一天喝醉了明天再回去。”
“行那就陪你们喝点。”
做了一盆锅巴鲫鱼,一盆酸菜鱼,尚迪又炒了一个青菜。
“这鱼真香。”苏云天赞道。
“鱼好,厨艺也好。”苏建城说道。
“收了多少钱?”苏妮问道。
“钓鱼费五千多。”尚迪回答道。
水库被他承包了五十年,钓鱼都是扫码支付钱都转到他的卡。
停车费酒楼宾馆收到的钱,存进一个公共账户。
公共账户每月结一次帐他拿六成,村里拿四成。
“每斤五块一个午,就钓了一千多斤?”苏建城愣了愣神。
“钓鱼的有一百多个人现在这种天气平均每人十斤不算多。”尚迪说道。
下午天气炎热来钓鱼的人并不多。
拿着鱼获回家的人,吃过鱼之后,心中又惊又喜。
同样品种的鱼,他们吃过无数次了,如此好吃的鱼,还是第一次吃到。
苏妮放暑假了,只有周末两天的午,才去玫瑰健身会所。
县城御景别墅区的房子,这段时间很少去住。
第二天早,又有不少人跑过来钓鱼。
“每斤五十。”王富贵说道。
“我知道。”拿着渔具的青年点了点头。
“每斤五十。”王富仁说道。
大包小包的中年男子,笑道:“知道了。”
有人独自前来,有人拖家带口。
村里有酒楼也有宾馆,吃住都不用愁。
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尝尝自己钓的鱼,日子不要太爽!
兴县城区,张氏鲜鱼庄。
“老板,你这鱼也太难吃了。”
“先生,我们的鱼,都是生态鱼。”
“这也是生态鱼?王家村水库的鱼,比你这个强百倍。”
“就算想把鱼卖给我,也不能这样说话吧!”
“算了,和你说不清,结账!”
“这鱼比王家村水库的鱼差多了。”旁边一桌的顾客说道。
“厨艺还行,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