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古豫州,宋之社(第2/3页)鉴宝无双

常松就能鉴定。

    “李叔叔,康熙官窑青花瑞兽图盘,故宫里也有一件。”常松见吴夺不说话,只能他说了。

    “噢?”老李微微一怔,旋即苦笑,“常松,看来这是一件高仿了?”

    “高仿算是吧,做得还是挺精致的。”常松心道,这哪能算得高仿?就是一件工艺品罢了。倒是挺适合摆放,反正外行也看不懂,瞅着还是蛮漂亮的。

    现在有很多市场化的漂亮的仿古瓷器所谓仿古,就是大体相似,也不分什么时代特征、釉色发色、技术细节但一般会落个款儿。古玩市场也有不少这种东西,也不贵,大家心照不宣。

    而且这种东西经常随“风”而动。比如前几年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两亿八那会儿,市场就冒出很多“成化斗彩”。甚至还有半米高的斗彩大罐,一样落成化的款儿。

    也不管“成化无大器”,要的就是个名堂。

    常松又扯了点儿话题,说了说康熙官窑。

    随后,吴夺便瞅个空当,提出了告辞常松说送吴夺,便也跟着走了。

    “不对啊,这老李,就算不懂古玩,难道不知道康熙官窑有多贵?送他礼的人和他什么关系,他还拎不清?”常松发动了车子,张口说道。

    “未必是人家送的,说不定是他自己一时兴起买的,被人忽悠了也不一定。说辞罢了。”吴夺接口。

    “你说就这种工艺品,已经不是鉴定问题了,是逻辑问题,咋还有人当呢?”

    “是人就会有侥幸心理,就看能不能控制住了,所以我才说他可能一时兴起买的。”

    “唉。算了,不管他了。”

    吴夺点点头,没说话,心里却不由自主琢磨起来。

    这两天吴夺连续经历了两件事,都是不懂古玩的人身发生的。一件事是,马五居然白捡了一件乾隆御赐养老牌另一件事是,今天鉴定老李的古玩,不过是一件工艺品。

    他俩都不懂,结果却不同。

    但是,马五这种“运气”,是不可能一直有的,撞一次就了不得了。

    自己的“眼力”,其实也算是“运气”。虽然现在有所倚仗,但谁又能保证哪天不会突然消失呢?

    所以,自己在学习,还是得不断加大力度趁着“运气”还在,也是一种强大的学习资源。比如今天的宋三彩,回去就得好好梳理总结一番。

    年初五午,吴夺陪着吴大志和化肥,一起参研了天象图地理图。

    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吴夺是一点儿进不了门道,也就是跟着提升一下参与感罢了。

    不过,吴夺发现,吴大志和化肥在参研之时,他们之间,居然真的有“交流”!他们的“交流”,是通过对着两张图“指指点点”实现的。

    一午的时间过去,化肥又累够呛,吃了点儿午饭,倒头就睡。

    正因为这次和化肥“交流”颇多,吴大志似乎有所收获,吃饭的时候,对吴夺和权浩然说道:“现在看,豫州鼎的秘藏之处,有可能就在古豫州的范围内啊。”

    “噢?爷爷,不是说天坑孤峰这种地形,南方更多么?”

    “但北方也不是没有,不能以这个来考量。”吴大志又道,“而且,化肥的出生之处,应该在豫州鼎秘藏之处附近,古豫州和古青州交界,它从古豫州的范围来到古青州的范围,更能说得通。”

    “爷爷,您这次就是只推出了一个古豫州的大范围么?”

    “还要再具体一点儿。”

    权浩然此时开了口,“老爷子,青州鼎就在古青州的范围内,若是豫州鼎真的在古豫州的范围内如此看来,是不是所有的鼎,都对应着古九州的范围呢?”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吴大志点点头,又道:

    “但是,根据目前参研天象图地理图的心得,九鼎的秘藏之地之间,并无整体联系,不能宏观确定这一点。只能一个一个对号入座。或许,只有青州鼎和豫州鼎是这个情况,也不好说。”

    权浩然应道,“如此,就只能先重点就这豫州鼎来了。”

    “对,现在就属豫州鼎的破解度最高。”

    吴夺接口,“爷爷,刚才您说比古豫州的范围还要再具体一点儿,有多具体?”

    “大致能圈一圈。这样,吃完饭,我拿着地图给你们比划一下。”

    吃完了饭,吴大志回到里屋,拿出了一张华夏地图。这样的地图,吴大志还有一沓呢,常备常用。

    “你们看,应该是这个圈。”吴大志拿笔在地图画出了一个圈。

    吴夺看了看这个圈,大致在如今的中原地区东北范围,确实也和东山省交界。

    权浩然的眉头忽而皱了皱,“这片地方,不就是宋国么?”

    “宋国?”吴大志又看了看地图,“嗯,还真差不多,是宋国的主要部分。”

    宋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宋襄公还曾经帮助齐公子复国,代替齐国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