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地藏庙(第2/3页)鉴宝无双

    “对啊,天井村的地藏庙,明朝的老庙呢,而且知道的人不多,就我们永县的人去拜。”

    吴大志又问,“领导,去你说的天井村怎么走啊?”

    “出村口的路,上县道,往西开一里路,然后看到一条挺宽的硬土路,往北拐,走到头就是天井村。”

    天井村并不难找,而且环绕天井村的路还都比较宽。

    地藏庙在天井村的村后,位于一处略高的土坡上。

    庙前台阶下方两侧,各有一大片空地,都有不足一米高的石砌矮墙围着一片带着简易小房,算作停车场,里头还停着几辆车。另一片里头,除了几口大水缸,啥都没有。

    停车得花钱,进庙也得花钱。

    不过花钱是好事儿,因为花了钱,就能名正言顺的问问题。

    根据看守停车场的中年汉子的介绍,这处地藏庙,始建于明晚期,到了清代,香火一直很旺盛。

    “乾隆爷还路过此地,赐银大修过哩。”中年汉子说得煞有其事,“民国的时候,又大修过一次,不过后来荒过挺长一段时间。现在你们看到的,是十几年前村民集资加上社会人士捐助,几乎算是重建了吧”

    确实,现在看这地藏庙,是挺新的。

    汉子还说,之所以叫庙而不叫寺,是因为这地藏庙没有和尚主持,只有善信管理。

    而化肥从停车场下车之后,却好似比较“凝重”的样子,眼睛一直眯着。汉子介绍的时候,它就很安静地站在吴夺旁边。

    此处地藏庙,也是不允许携带宠物入内的不过根据化肥的表现,这规定有没有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在庙门台阶下三米外就停住了,连走到门口的意思都没有。

    停住之后,化肥就这么坐了下来,望着山门。

    这个地藏庙,有两进殿堂匾额上写的是行楷“地藏王庙”,但落款却龙飞凤舞,吴夺都没认出是谁写的。

    山门供奉弥勒菩萨,倒座是韦陀护法,两侧则是哼哈二将。

    “我先进去看看,你们在外头守着化肥等等?”吴大志提议。

    吴夺和宁霜都点了点头。吴夺本来接着就想问问化肥,但是看化肥的样子,好似在“思索”,便就没有开口。

    吴大志进了山门,又进了前院。前院正殿五间,中间为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旁边东西两间分别供奉文殊和普贤菩萨最边上两间则是伽蓝和财神殿。

    还有东西配殿,分别供奉释迦佛像、观音像。

    后院的正殿就是大雄宝殿了。整体来看,算是常规的寺庙结构,就是比较小,建筑不怎么高大恢弘。

    后院还有一块石碑,刻有碑文,重建碑记记载了天井村地藏庙的历史和重修过程。

    吴大志看了一遍碑文,别说,里面还真提到了“乾隆赐银”一事,不过没有什么明确出处,只说“据传”。

    整体看了一遍之后,吴大志走出了地藏庙。

    吴大志走回到化肥身边的时候,化肥突然看了看他。

    “化肥,这地方,跟你有关系么?”吴大志问。

    化肥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化肥,你到底是不是在这里出生的?”吴夺又问。

    化肥歪了歪头,忽然间站了起来,接着竟开始小跑起来。

    吴夺一看,连忙跟在了后头,若是化肥想跑进庙里,那还真是有点儿麻烦。

    不过,化肥没有进庙,而是向外跑的,它绕过一侧有几口水缸的石砌矮墙,又沿着地藏庙的围墙,跑到了庙后。

    庙后的大范围,基本属于农田不过,因为庙是在土坡上,所以庙后的小范围,是一处比较缓的斜坡,斜坡上种满了榆叶梅,形成了一片小树林。

    斜坡小树林下方,还有一条旱沟。这条旱沟的一端就在斜坡边缘,但是另一端却延伸出去很长,一直到了远处沿路的小河。旱沟比小河的地势高,所以没有水。

    化肥一路跑到了这条旱沟的边上。

    这条旱沟宽约一米,深约两尺,对化肥来说,还挺有“深度”。此时野草尚未吐出新芽,旱沟里倒是一览无余,没什么东西,就是一条土沟,也夹杂了石块什么的。

    吴夺先下了旱沟,又把化肥抱了下去。

    化肥在沟底来回走了一会儿,而后停在了一块石头面前。

    这块石头嵌在沟底,露出来的部分还挺平整,而且还往沟底里侧延伸。同时,此处沟壁凹进去一部分,看着像个不深的土洞一般。这石头,深入洞底。

    土洞的最里头,还有一些干枯的杂草。

    化肥稍驻,便钻进了土洞,对着里头的杂草嗅了嗅。

    “化肥,你不会就是在这洞里出生的吧?”吴夺连忙问道。

    化肥转过身,走出了土洞,它站在石头上看了看吴夺,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后,它又低头看了看脚下的石头。

    “这好像是块石碑!”吴大志一边说,一边也跳进了旱沟。

    吴夺一听,立即蹲下身来,手边正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