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开门大吉,巨阙赠礼(第2/3页)鉴宝无双

外头就开不了了。

    院内有正房三间,一门两窗左右各有厢房两间。

    不管是正房还是厢房,都不贴墙,和院墙有个一米多的距离。

    所有的房屋和院墙一样,都涂了黄泥,也都好似经过“窑烧”一般,表面有种陶器的感觉。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房子,而是院子中间的一个“池子”。

    这个“池子”有两米见方,平于地面,但是四周砌了青石。

    “池子”里没有水,而是堆满了发黑的朱砂“池子”正中间,有一处凸起的青石“石嘴”,如同一个啤酒瓶子不过“嘴”的口径肯定比啤酒瓶子大,直径大概五厘米左右。

    “知道他们是怎么引火的了吧?”吴大志看向葛亮,“小葛你猜对了,燃料就是地下天然气之类的气体,不过现在已经熄灭了。”

    葛亮点点头,“他们发现了地下冒出的可燃气体的的孔洞,用石嘴加以改良和控制,然后通过引线什么的引到胡桃树的范围,等到天雷来袭,便点燃了石嘴中的气体,阵法遂成!”

    “未必是等到,他们有如此阵法神通,说不定能作法请雷。”吴大志指了指“池子”里的朱砂,“不知道这地下气体是什么时候断的,但是他们准备了朱砂,受到地火长时间烘烤之后,便能持续发挥火性”

    吴夺看着“石嘴”,听他们说这个,也忽然想了起来,好像有处地方的一个村庄,名叫“地火村”,有好几个土坑,土坑里的火焰常年不灭,一直燃烧,刮风下雨都不灭村里还有人说,至少烧了六十年了。

    也应该是地下天然气之类的东西。

    “咳咳。”庞统咳嗽两声,岔开了话题,“老爷子,这里没什么危险了吧?”

    “没有了,都开门大吉了。”吴大志挥挥手,“咱们先把院子里探查一遍再进屋吧。”

    现在他们看到的院子,除了这个“火池”,什么都没有,干净得很,不过屋后还没看。

    结果,在三间正房的后面,他们又发现了一口井。

    这口井很奇特,因为井口是封闭的,还不是加了“盖子”之类的,而是完全砌死的一个井台。

    吴大志点点头,“此阵的水性和木性一样,都是从地下走的,所以挖井见水之后,井口得封死。”

    吴夺心想,此井必定很深,直通罗布泊下方深处的地下水,要不然若是干涸,阵法早就破了。

    院子里再无其他,吴大志主张先看厢房。

    其实不管是吴大志,还是其他人,都认为冀州鼎藏于正房的可能性最大,但是所有人都同意先看厢房。

    这种心理也不奇怪,进了院子,冀州鼎就有点儿囊中之物的感觉了既然来了,那就都看全,别落下重头戏,留在最后。

    两侧各两间,一共四间厢房,其中三间啥都没有,只有一间有东西。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石匣,就这么安静地躺在厢房正中的地面上。

    石匣是白色的,有些莹润,但肯定不是白玉。吴夺细看,像是蛇纹石的结构,也不是普通石材。

    石匣长将近一米,宽约十几厘米,看得出来就是常见的扣盖,又叫天地盖。

    “开?”庞统笑着看向吴大志。

    “这次庞局你来吧!”

    庞统这次又推辞了,“我这个大肚子,蹲下都麻烦,小吴和小葛一起吧,俩小伙儿,一人一头抬盖,稳得很嘛。”

    吴夺和葛亮推让,吴大志笑道,“庞局是总指挥,怎么不听指挥了?”

    最后,吴夺和葛亮一起抬起了石匣的盖子,不算费力。

    石匣中,居然放着一把青铜剑!

    这把剑比常规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都要大。

    剑长将近八十厘米,剑的最宽处将近十厘米,剑脊最厚的地方,怕是得有三厘米上下。

    剑身和剑柄的衔接处是自然内收,剑柄则成圆柱形,上带三道圆箍,剑柄尾端则是一个直径仅比剑身宽度略窄的大圆箍。

    整个剑身黑沉沉的,剑锋都没有什么光芒。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也只能隐隐看出深褐色的暗纹。这些暗纹好似没什么规律,如同断裂山石的缝隙。

    吴夺正在剑柄那头,放下盖子之后,就此握上了剑柄。

    不料,入手十分沉重,差点儿把手腕子给闪了。转而改成双手持握,这才比较稳地将此剑拿起。握剑走动,都有点儿吃力了。

    权浩然一步趋前,在吴夺旁边细看此剑。

    “这,不会就是他们留下的好东西吧?”庞统看向吴大志。

    “应该是。”吴大志忽而明白了,“原来此阵的金性,不是冀州鼎兼顾,而是这把剑啊!阵破了,此剑在阵法内也就没用了,正好留给取鼎之人。”

    葛亮点点头,“由此看来,冀州鼎在阵内,没有五行的作用,所发挥的,只是**属性的牵引和平衡作用!”

    吴夺双手握住此剑之时,也启动了“听力”。

    “什么?巨阙?!”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