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不仅拿金赏,还要拿...(4000字)(第2/3页)从绘画开始的东京生活

    成长总是伴随着失去。

    不得不说,这位东野司真是把这次艺术创作大赏的主题扣得死死的,完全让人没有一丝一毫借题发挥的地方。

    “不止是主题可以再看看色彩方面的运用。”山内一楼在旁边提醒一句,同时心底也有些感叹。

    这次东野司给他的惊喜很大。

    如果说上一次的《东京》给山内一楼的惊喜是冷暖交替的强烈矛盾感。

    那么这次的《夏天结束了》就给他一种颜料方面的极致运用不管是渐变色还是对比感,东野司都做得特别好,能明显看出他又进步了。

    这幅画的底色很是跳脱。

    锌白的阳光驮着点黄色,使得整个画面氤氲在一种朦胧与跳脱的感觉中,使得整个画面显得轻飘飘的。

    这轻飘飘的色彩正给人一种炎炎夏日,刚从午睡中醒来的晕乎乎的感受。

    晕眩,躁动,朦胧这本来应该让人看了应该是烦躁的。

    可东野司的老辣技巧却将其处理得十分完美,不仅没给人任何焦躁感,反而让这个夏日显得十分清爽。

    有种年轻人夏天幻想的感觉。

    但在这份清爽的色彩之下,整个房间看上去又特别现实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压抑感。

    这份现实画法的应用,使得整个画面那种‘轻飘飘’的感觉被压制住,转而形成了一种说不出的朦胧、躁动的氛围。

    东野司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刻意用大笔墨的压抑色彩去压制画面这种轻飘飘感觉。

    而是反其道行之,以一种过于写实的手法画出了房间的装饰——损坏裸露出蓝红电线绝缘层的小型台式电风扇灰扑扑磨损严重的窗框

    没有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同样也没有在夏日大快朵颐的西瓜。

    青年人的夏日幻想在这幅画中只是泡影。

    这截然不同的画法对比,就好像东野司这个大恶人挥舞着大棒,直接冲着你脑门狠狠地来一下,让你清醒的同在你耳边再来一句魔鬼的告诫声‘夏天结束了,你的青春也结束了’。

    确实让人很难受啊但这也是现实。

    而在场的评委员也总算是明白东野司‘夏天结束了’这个标题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夏天结束了’,但结束的夏天还有再回来的一刻,可人的青春却不同于此。

    时光匆匆间,夏天戛然而止,青年人也不得不打上领结,作为社会中辛劳的一员忙碌下去。

    有些人跌入平庸之海,转眼消失不见。有些人勤奋向上,发出了光芒但不管如何,逝去的东西不会回来,这就是成长,同样,也是青春。

    看着这幅画,甚至有些人都想打个电话与昔日寒窗苦读的同学说两句话

    可不管怎么讲,东野司这幅画确实是金赏的苗子——对方也的确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有真本事的。

    正当有人想提出把东野司这幅画提交到金赏候选中的时候,一直站在他们身后没说话的真野则子突然感叹了一句:

    “确实是一幅出色的作品。”

    作为文部科学大臣的她的确不通画理,也确实不太明白东野司这幅画的画技如何但她对于东野司这《夏天结束了》的标题名却是越看越喜欢。

    这句话很有味道。

    确实很有味道。

    日本有种文化,叫做物哀文化。这大概是受到神道教‘万物皆有灵’的影响,对某种美好事物逝去,总有种说不出的怅然。

    天好蓝,唉。

    樱花飘落了,唉。

    星星好亮,唉。

    穿了件好看的和服,不自杀了,唉。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很夸张,但从许多日本影视剧中就能看出来——主人公看见铁轨便想到离别、卧轨,看见星空便想到童年回忆

    ‘夏天结束了’其中的夏天,正是‘物’的一种表现。

    不管是夏日腾空而起的烟火,还是未送出去的情书,夏日没抓到的蝉,亦或是还没有想起,便已经被时间洪流冲散的美好回忆

    这句话让听的人莫名有种说不出怅然感,对于青年则更是如此。

    至少真野则子对这句话很认可,在这句话中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文学韵味。

    这也难怪,要知道这在前世可是日本文化中的金句,能与‘月色真美’并驾齐驱的句子。

    而且

    “这幅画是那个熊本熊的作者东野先生所绘画的,对吗?”真野则子绕着画看了几圈,这才平静问了一句。

    “是的。”

    在场的评委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提起东野司的名字,但他们还是果断回答了。

    “确实很出色。”真野则子没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只是看着这幅画笑着点了点头。

    看着真野则子的笑容,这里的评委员都没有再说话了。

    因为真野则子只要一开口,他们就知道,东野司这次金赏基本上是稳了。

    毕竟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都对他这画青睐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