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斯嘉丽喜欢的人?(第1/3页)全世界都在逼我做女神

    电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剧情”,演员的存在可以提升剧情的优越性,但是无法把辣鸡剧情变得有趣。

    剧情才是支撑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框架,而演员只是其中的增色。

    就像,顾客准备买一包巧克力口味的怪味豆,拆开发现,不仅有巧克力口味还有一些其他的口味。

    而恰好,你也蛮喜欢多出来的几种口味。

    演员就像是其他口味的怪味豆,你会因为发现自己喜欢的口味而感到惊喜。

    但主要目的,你的目标是去买这个巧克力口味的怪味豆。

    其余喜欢的口味那叫做惊喜。

    这才是良性电影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在某些特定的时期都会出现,而市场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观众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为了某个演员而恶意的去刷一部电影的评价。

    为了某个演员而去看一部电影,并且因为对某个演员带有偏见,而诋毁一部电影。

    这样的电影市场无疑是糟糕而混乱,并且无法长久。

    好莱坞烂片产出可以说是世界之最。

    它每年的好电影只占所有电影片子的百分之十。

    或许更少……

    有时候或许一年也只出现那么一两部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但这就够了,毕竟好电影的出现是累计在成百上千个烂片之中,这句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在小鲜肉经济时代,电影几乎成了小鲜肉们刷存在的地方,无数鲜肉在其中贡献着或僵硬,或无语,或不可描述的奇怪表演。

    就垃圾到令正常人不愿意再去看第二眼的垃圾电影,竟然还有无数粉丝为了小鲜肉们拼命刷票房。

    很迷惑的奇妙行为,并且多数人还不觉得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当错误被大多数人认可,那么错误就成了正确。

    但,错误终究是错误,人们也迟早会觉醒,唯一能够屹立不倒的只剩“品质”。

    当然不是说片子不请小鲜肉,都请老戏骨就是好片子,这也不一定,毕竟片子的主体看的还是剧本,剧情。

    多数人看完某些电影时总会有一种“啊,xx在这部电影里表演的不错,但这部电影很垃圾石锤。”

    大概就是这种微妙的感觉。

    而眼前这部惊悚片,在剧情方面可以说的上优秀。

    对待悬疑和设置悬疑的两方面,非常不错,可以看出导演肯定下了一番苦功夫,节奏把握的十分准确,并且bgm配合的刚刚好。

    在不经意间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比如路两边的灯光,左右两边的灯光很微妙,在镜头给醉酒女人背影的时候,两旁的路灯都是亮着的。

    但是当镜头转换到女人的侧脸,从她侧脸看去时路灯暗了几个。

    刚开始叶疏言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是这样的切换一共出现两次,都是如此,那么这必然是导演设下的一个谜,而不是所谓的错觉。

    叶疏言撑着下颚,眼中露出有趣的神色,电影还在继续,剧情推进的非常简洁迅速,并没有过多的繁琐重复,导演非常大胆的使用一种直叙手法。

    一般的导演在悬疑上喜欢用回忆穿插现实。

    比如主角半夜睡觉突然惊醒,回忆起曾经的事情,然后再穿插起一段关于过去的回忆,这种算是最常见的方式。

    还有就是,女人被噩梦或者什么糟心事困扰,心情烦躁,然后约上一行人去一个奇怪的森林别墅之类的地方度假,在别墅了发觉不对劲,然后回忆起自己之前像是有过似曾相识的经历……

    总的来说,恐怖片,惊悚片就是需要一个热爱作死,并且在作死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主角。

    叶疏言拉回自己快要跑到火星上的思绪,这部电影前十分钟他觉得非常不错。

    黑暗中的女人躲在角落瑟瑟发抖,镜头翻转,以一个自上而下的视角给了屋子一整个全景。

    天花板是淡蓝色的,还画着几朵云,像是小孩子的房间,色调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墙上挂着铅笔画,窗户前挂着一个晴天娃娃,原木制成的地板,小台桌和木衣架。

    这完全就像是一个孩子的房间。

    普通的大男孩房间,书桌前还有一张相片,就是故事开头的全家福。

    只不过,除了坐着的四个人,其他人的脸都被刻刀刮的看不出原本模样,恶意满满的节奏。

    “你――珍妮!我跟你说过多少遍别去酒吧!你这个蠢货!”坐在椅子上的男人愤怒的大喊。

    “咳咳,你这个蠢货!”他忍不住咳了几声,又骂了一遍,脸色及其难看。

    是那种非常惨白的颜色,像是一不小心就会一个窒息晕倒过去的惨白,浑身上下瘦的不行,衣服穿在他身上,就像是裹着一张床单,大的不像话。

    如果说女人是珍妮,那么男人就一定是故事开头的安迪了。

    事实也正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