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奇怪的石头(第2/2页)雄宋

矿”,都带个“富”字。这些富矿最好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它们的含铁量都在70%以上。铁矿石的分类十分复杂,可以按主要成分、有害杂质、结构形态、脉石种类等许多角度来分,每种角度都能分出许多种,工业上选用哪一种,对应于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有非常多的讲究,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不过刘平觉得有老吴这样的人才,应该不是问题。所以,刘平心里真是乐开了花了。

    其实在北宋元丰年间,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1788年钢铁产量才7.6万吨。据《宋史·食货志·坑冶》和《文献通考·征榷(五)》所载数据,宋代的钢铁熔炼在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达到最高,为84万余斤,相当于唐宣宗元和初年(806)07万斤的四倍。其实北宋铁冶最盛期是在神宗年间(1068-1085年),但元丰元年(1078)的铁课只有550万斤,原因在于此时宋廷把北宋中叶兴起的“私人承买”制推广到宋辖全境,官营铁冶退居次要地位,而民营铁冶只需交纳0%的产量作为铁课,这就是“二八抽分制”:“(坑冶)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如按550万斤铁课的五倍计,则当年产量达750万宋斤,合今00万斤,即1.65万吨”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属于炼铁炼钢产量最多的一个国家,几乎一个宋朝便占据了当时世界钢铁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多。

    “老吴,这铁矿好熔炼不?”刘平问道。

    “回禀将军,老儿方才看过了,这座山的含铁量很多啊,稍加熔炼,便能出好铁啊。”吴老头兴奋道。

    “好!!明日老子就派人封山,派专人把守,在寻得多些百姓,来这里开采!!”刘平乐道。

    “这样最好!将军。”吴铁匠应声道。

    “恩,早作准备啊。”刘平吩咐道。

    “将军放心,老朽一定给您做好!”吴铁匠拍着胸脯子道。

    忽然一匹快马从远处袭来。却是骑兵营的杨再兴。马蹄声急,只是一会的功夫,便直到刘平近前。杨再兴翻身下马。拱手对着刘平行礼

    道:“将军,汴京那边来人了。请您过去!”

    “哦?是么?我去看看。”刘平道。回到军营之中,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太监手拿着圣旨一脸恐惧的望着身边的诸多凶悍的将士。牛

    皋在一旁坐着鬼脸,吓得那太监眼眶里的泪水直打转。

    “见过将军!!!”众将一看刘平回来了,纷纷下跪行礼。

    刘平坦然而受,对着众将道:“都起来吧。”

    “诺!!!”众人依言起来。刘平望着那太监道:“敢问这位公公可是来宣读圣旨的??”不过心中却是越来越瞧不起老赵家了。下

    圣旨,就打发这种皮孩子来么???大宋朝没人了???

    “请你你、是刘平吧?”太监怯生问道。

    “是!有什么事情吗?!!”刘平道。

    “圣上命我前来做永定军的监军,并带来了一道圣旨。”那太监道。

    “在哪呢?圣旨?”刘平道。

    “这是圣旨。我还没宣读呢?”太监道。

    “不必了。某家认识字!!”刘平嘿嘿道。完一把从哪太监手里抢过圣旨。展开看了起来。作为在汴京皇宫里呆惯了的家伙,猛地见,心里没有来的被刘平眼前的杀气吓住了,脸吓得煞白。心中暗暗道:“眼前的这个家伙好凶啊,谁让自己在宫里没地位,来着鸟不拉屎的燕京都没人来,就把自己给抓来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