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暗潮(第2/3页)雄宋
客便跑了,臣误入了树林,夜里遭了狼群,好容易才脱身。所以也就将那个刺客的线索追断了。”刘平道,却是将沈雅的来路直接隐匿了,倒不是刘平有什么目的,只是想起那个笨笨的此刻沈雅,刘平有些不忍心将她抖出来。
“真的刺客么?哼!!若是真的是此刻,想必是些乱臣贼子,倒是不能放松了警惕。李纲!”赵桓道。
“臣在!”李纲应声道。
“安排都门禁军,开封府,还有皇城提司好生戒严,严格盘缠,看看汴梁有没有什么异常,省的真的再出什么行刺事件!!”赵桓道。
“臣遵旨!!”李纲道。
“真是刺客,哎··可惜了!!啧啧。”赵桓自言自语道。
至于赵桓什么可惜,李纲和刘平二人虽然心里知道,却是谁也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只是刘平心道,这位赵老大,就这么希望他老豆死翘翘么??
“李卿。太上那里有什么新动静么?”赵桓问道。
“回禀陛下,自从各路的勤王大军俱都离开后,太上那里近日来,频繁调动了神卫军,神卫军都统刘仲武将都门禁军的进宫侍卫都调换了不少,蔡京吴敏高俅等一干太上近臣这几日也是频繁出入于太上行宫中,怕是想要动手了。”李纲担忧道。
“哼!!我这位父皇真的是想要将朕软禁了么??他难道就这么想重新登基么??若是如此,他还为何要假模假样的将这大宝之位传给我!!”赵桓此刻有些气急败坏,狠狠的锤击了一下那御书房的书案,将案子上的笔墨纸砚都震得散落了一地。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李纲道。
“息怒?息怒有什么用!朕怕是用不了几天,朕就得将这皇位再给父皇送还了!!朕还有宏图伟业没有实现。朕还有中兴大宋的恩策没有实施,朕还有开疆拓土的雄心没有达成,难道就这么失败了!!?”赵桓不甘道。
“陛下,亲政之事绝非一朝一夕能成,成大事者,还需要有常人所不能忍之胸壑。”李纲劝道。
“忍??还忍??朕早就忍够了!蔡京一党在朝堂上不把朕放在眼里,都门禁军俱都是太上的嫡系。外藩重镇俱都是听调不听宣的军中寡头,你叫朕该如何?如何??”赵桓苦笑道。
刘平望着眼前有些癫狂的赵桓,心道不要装了,再装就过了,你和李纲两个人唱这出双簧戏不就是要让我帮你控制中枢,彻底的把持住朝政呢,我又不傻,又不是听不出来。于是刘平拱手淡淡道:“陛下,若是想要亲政,也不是不可以。”
赵桓和李纲望着刘平,眼中闪烁着复杂的眼神。
“!”赵桓道。
“陛下,当今之时,不过是太上虽然隐退,却是暗中把持了大权,朝中大部分的大臣俱都是听从太上之令,其中最多的不外乎是蔡京一派,东西两府却是大部分都是蔡京的人。至于您的都门禁军是有一部分的精锐被太上控制,但是,若是真的是陛下想要行事,也不是不可以,陛下莫要忘了,臣手里,有兵!!”刘平抬头,望着赵桓道。
赵桓的眼中闪过一丝奸笑,随即摆出一副高兴的感动模样,一把抓住了刘平的手激动道:“朕就知道,朕就知道,刘卿,你会帮朕的!!朕没有看错你啊!!日后,朕定要重重的封赏与你啊!!”
刘平强自装着笑脸一副恭敬之色,心里暗道。假装激动下就行了,还抓着老子的手不放,靠!!!还不放手!!老子又不搞基!
李纲在一旁一脸欣慰的抚了抚颌下的胡须道:“刘平,陛下这么信任你,还不谢过陛下!”
刘平总算是有了个理由抽回手,跪在地道:“陛下,臣定粉身碎骨,以报皇恩!!”
“好、好!!”赵桓微笑道。
“陛下,此事宜早不宜迟!”李纲在一旁道。
“这······。”赵桓倒是有些犹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啊!!”李纲又添了一把火。
“只是,何时才是行事的好时机?”赵桓道。
李纲此刻却是和刘平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寒食节!”
“寒食节?”赵桓道。
“不错!陛下,再过半月便是寒食节。那时候动手,便是最佳时期。”李纲道。
“只是如何计划?”赵桓道。
“此事夜间可成!寒食节当日定是太上,哦,不,是那些奸佞防范疏忽之时,到时候,夜间有信号传出,臣便带兵入城勤王保驾。”刘平道。
赵桓沉吟了一番,道:“爱卿的法子虽然有些冒险,但是也是值得考虑的,只是······。”
“陛下!莫要在犹豫了!!难道陛下想要继续忍下去吗??”李纲道。
赵桓眉头一皱,低低道:“好!就依爱卿所言!!”
刘平道:“陛下,若是想要清除了太上身侧的奸佞,就得让臣带兵将神卫军控制住,可是臣的队伍是边军没有旨意,不得入城,所以,陛下需要拟一道旨意,让臣入城方可。”
“恩,使得!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