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遇阻代庖(第2/3页)宗女
光瞄了一眼,跪在椅子之后,全身都挂着白布的郭子和朱子,威胁之意已实质化,你两等着!
郭子和朱子两人深深叩头,心中大喊冤枉,太后知晓此事,真不是奴才嘴巴不够紧,实在是彭老太医太忧心您了……
“呵呵。”她干笑,“皇祖母。孙女哪儿遇刺了,也就一群顽皮的人,在逗孙女玩……”
她话未完。太后便“啪”的一声拍案而起,“哀家问你,你可是无依无靠的孤女?”
赵淑低头,低声道:“不是,阿君有父王和皇祖母。”
太后见她低着头,单薄的身子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心疼不已。但依然颤抖的指着她,“既非无依无靠之孤女,你为何事事自作主张。越俎代庖?”
她得严厉,永王心疼女儿,忙站起来,一同跪在赵淑身边。“母后。儿臣都了,阿君出宫,是儿臣的意思,非是她自作主张,还请母后息怒,阿君也非是不懂事,是儿臣不懂事,让您忧心了。”
“好。好,一个个翅膀硬了。都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你们气死哀家算了!”她扶着心口,气得跌坐在椅子上,红霞等人忙娴熟的给她顺气。
永王见母后气得差喘不上气来,忙站起来亲自伺候,端茶送水,软声软语,“母后息怒,母后息怒,您消消气,消消气,儿臣下次再也不敢了。”
太后喝了茶顺了气,摆手让赵淑起来,积云知晓太后定不是真心要凶郡主,只是做做样子,忙将赵淑扶起来。
赵淑起身后,不敢多话,上两次经验告诉她,装可怜才最有效,于是她可怜兮兮的站在原地,怯生生的看着太后,那模样别提多可怜。
太后视线落在赵淑身上,一口气又提了上来,“你看看,你看看。”她对永王道,指着赵淑,“你看看她这个样子,哪里和哀家像?”
“所以,阿君还是顽皮些可爱。”永王暗暗给赵淑竖起大拇指。
太后被他一言噎住,竟笑了起来,“除夕,哀家便不罚你,下次有何事,来找哀家,哀家不是那不肯替自己孙女出头的糊涂虫!”
“哎,知晓了皇祖母。”赵淑立刻换上笑颜,凑到太后跟前撒娇,“皇祖母,阿君正好有一事,您替阿君出头呗?”
太后失笑,又对永王:“你看看,你看看。”那语气拉得老长老长的,极为宠溺,“蹬鼻子上脸了,来听听,有何事需要哀家出头?”
“阿君想让皇祖母给外祖父传个口谕,令他休妻。”她不是开玩笑,得极为认真诚恳,脸萧杀之气一闪,让太后和永王愣住了。
太后戳了一下她额头,“,为何要你外祖父休妻?”
“在府衙内,江月已对杀害我母妃和兄弟供认不讳,阿君要还母妃一个公道,但又不想牵扯外祖父一家,若外祖父休妻,将江月在族谱中除名,阿君便可让衙门逮捕江月,以正法纲!”江月的母亲或许无辜,但若无沈家背后相助,凭江月怎能藏着宋天和如此多年?
当初她想不通,为何江月的丫鬟会被频繁换掉,有的甚至被发卖到极远的边陲之地,如今她算是想明白了。
江穗计想要保护女儿,却管不住她,那么今日就让她这个外孙女来替他做这个决定。
永王和太后相视一眼,永王道:“阿君,江月如今在何处?”
“在府衙地牢里,父王放心,阿君有分寸,绝不私设酷刑,是她自己承认的,当时观州知府郑大人也在,郑大人听得清清楚楚的,霍先生可作证,证据确凿,她无从抵赖,皇祖母。”她摇啊摇太后的手,“皇祖母,您过的,要替阿君出头的。”
“好!”太后欣慰的默默她的头,慈爱的道:“你啊,总算是懂事了。”
赵淑忙附和的头,这件事她原本便是打算求太后的,自己和父王去做都不合适,太后最合适,只是自己那位外祖父又要心伤了。
“阿君原本便很懂事,不信您问父王?”赵淑骄傲的,嘴嘟嘟的。
永王赞同头,“儿臣作证,阿君是极懂事的。”
太后看这对父女,在那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由失笑,“哀家乏了,都歇息去罢。”罢由积云扶着站起来,慢慢往外走。
“阿君早些歇息,为父走了。”永王从赵淑的话中得知霍家也有参与,便放心了许多,“日后有什么事,要与为父,保护阿君是为父的责任,阿君莫要越俎代庖了。”
赵淑含笑头,这四个字用在此处,让她暖心无比。
一直送到殿门前,目送永王和太后离去,才对身边的朱子郭子道:“伤重,便好生歇息静养,养好了再来伺候,”
朱子郭子忙躬身行礼,“不碍事,奴才伤得不重,还能伺候,请郡主放心。”此话是郭子得,听得出他在话之时,扯动神经,疼得话都不利索了,却乃咬牙把得中气十足。
“郡主,郝贵妃把孙姑娘请到嘉瀚殿去了,至今未归,您看?”朱子则机灵多了,巧妙的转移了赵淑的注意力。
果然,赵淑听了皱眉,“何时的事?”
“大约亥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