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路途(第2/3页)毒奶混子
念故乡的时候,总会想起老家的那棵黄桷树,她还好吗?
画家吴冠中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没有黄桷树的地方历史就短,根系就浅,少了许多故事和传说”。但愿老家的黄桷树根深叶茂,永远长青!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出行,心中总有一个目标方向。不论开汽车、电动车,还是步行、骑自行车,经过交通路口,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家喻户晓又老幼皆知的交通常识。交通路口,人车分流,遇到红灯,车辆不能变道逆行,只能暂停等待。如果谁闯红灯强行通过,那么谁就会遭到值勤交警阻拦及电子眼的抓拍,受到违章处罚,甚至会引起公众的指责。而步行的人,却有向左或向右的回旋余地,暂且拐个弯,依然能沿着闪亮的绿灯,朝着心中的目标向前。
我们单位倡导绿色出行“135”活动,即上下班坚持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家距单位4.6公里,平常开车需要20多分钟,遇到上下班高峰就要超过半小时,每逢堵车花在路上的时间则更长。自从绿色出行活动开始,早上时间紧张,我骑自行车上班;晚上时间宽松,我步行回家。经过一段时间,我发觉骑自行车比开车省心,只要不逆行闯红灯,就可以大街小巷自由通行,有时比开车还节省时间,更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而步行的好处则更多,不仅在大街小巷通行方便,而且在十字路口红灯停、绿灯行时,可以灵活选择左右通行。虽然出行的节奏慢了下来,但恰好有时间欣赏路边的风景。冬末春初,每日17:30下班,夜幕降临,宽阔的马路华灯初照,路旁的商家店铺招牌霓虹闪烁,迎着寒风仍感到生活的温暖。走在路上,思考在路上,不经意间就会有新的收获。有血有肉的情感不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照亮前行的路。
春节的前几天,读研究生在上海某证券公司实习的女儿发来微信说,“老爸老妈,跟你们通报一下,我终面被刷了!……”妻子一会儿也打来电话,让我劝慰一下女儿。我劝说什么呢?女儿在该公司实习了7个多月,熟悉了部分业务和工作环境,深得部门经理和同事的好评。按往年惯例,只要实习期间公司满意,就会留用。她工作认真,信心满满,原以为公司能留用。谁料想,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措手不及,连带她的导师都感到惊讶可惜。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在微信中也坦率地说,“由于市场行情因素,各大证券公司今年都缩减了招聘规模,所以今年的面试通过率相对较低。好些同学从宣讲会现场一路走到现在,其实也是非常优秀,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不幸被淘汰,我们也深感惋惜。”我给女儿打通电话,倾听了她的诉说,得知同期实习的同学共300多位,能进入终面的只有200多位,最后留用的才70多位。我劝她不必纠结眼前的失利,要相信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我的话说得轻松,电话那头的女儿却听得沉重,她不时发出一声声遗憾又无奈的叹息。
面对日益快速发展变革的社会,人们尽情分享着现代文明的生活乐趣,同时又常常感慨现实生活的压力山大,不如意事常有十之**。有人性格暴躁,有人工作急躁,有人生活浮躁,遇问题大动干戈者有之,干工作急功近利者有之,办事情背信弃义者有之,等等。这些纷繁复杂的不良现象,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都会常常呈现在人生的路上,也许在某一处就到了一个人生路口。
交通路口设有红灯、绿灯,只有过往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才能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人生路口不也是如此吗?既有闪烁的绿灯,也有亮起的红灯。人们只有守住心中的那盏明灯,分清是非曲直,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才能走好人生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美好梦想。
当人生路口遇到拦路虎、绊脚石,亮起红灯时,是硬闯横撞,打“虎”搬“石”,拼杀出一条血路来;还是开动脑筋,另辟新路,绕过拦路虎、绊脚石继续前行。怎样抉择?考验的不仅是人的智慧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真正的强者,决不会望“虎”生畏、望“石”兴叹,更不会惧怕压力逃避困难,只会更加坚定必胜的信念,积聚起所有的力量,向心中的那盏明灯添油加火,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校正方向,奋勇向前。命运给你关了一道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用心看一看窗外吧,窗外的风景更精彩更开阔。只要你心中的那盏明灯依然闪亮,拨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雾,就一定能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记得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年轻的朋友啊,在人生的路口处,当红灯迎面亮起时,要冷静观察,用心中的那盏明灯判明是非曲直真相,照亮绿灯的方向。莫迟疑,不停留,笨鸟先飞。只要前行,拐个弯,又有何妨。也许稍微迟疑一下,紧要处的那几步就过去了。时光不可追,人生不可悔。错过了,就会是另一番人生景象。人生的路不是平坦笔直的,也有曲折的行程。站在人生路口,按绿灯方向前行,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