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无色(第2/3页)毒奶混子
,踏雪寻梅,能够得知来时的路、去时的径,有时候,踏雪寻梅,却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所以世事荏苒、多变,我们一定要守住自己留予红尘的一抹真心,这样才能在久别之后,欢愉的重逢。
喜欢那杯盏中漂浮的茶叶,有着浸透人心的美。于世事沧海间,何止一杯盏中茶叶的美,更有着万事万物,我们所熟悉、我们所陌生的一切,都与我们相遇或相逢,只待我们停步、驻留。
浮生有一种欢愉,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午后取一缕暖阳,覆盖其身,滋生一抹静谧和温暖;如案前摹一幅山水,写意笔尖、纵横一抹情愁和心切。相信,我们可以轻易的想到,那个可以让我们欢愉的事情,但是总有一点缺憾,只因种种因素,无法实行。
在静默的人生彼岸,放一盏船灯,上面写着所想所愿,于此岸拾得,然后守一颗坚心,存放在无边念想的海洋。
你说,下雨时,撑伞去看一株梅,时节冷落了它的心,却没有冷落它的形体,如今雨落乍暖,它会不会突然的凋谢?
我知道,只有一江春水,才有春红赴东前行,而现在还是冬季。时间的冷暖纵能改变气候,但是梅是知晓时令的,花开时,如红棉着锦,花落时,如红脂浸水。
有些事物,若有分别,便分了春夏、秋冬,若无分别,便拥了冷暖、裹了欢痛。它们和人一样,喝的水可以品尝得出滋味、遇的人可以分别得出好恶,坐一程山水、坐一程风雨,才明白了驻守此地的真谛。
你说,用手触摸雪,能感受到它的温热。我见解浅,以为你说搓雪暖手的实例;
你说,用手触摸弦,能感知到它的心语。我脑袋糊,以后你说拨弦出音的实例。
有一天,我行走在路上,一阵风携带过来一片叶子,落在我的肩膀,我用手触摸它时,才刹然懂得一些道理。
浮生的欢愉,只有在静下时,才能体味地到。世间万物的冷暖、情愁,一触之间便会懂得。
**
最近接连下了两场雪,我又该写一写雪了。我思之,过去已写过《雪》《听雪》《望雪》《咏雪》《赏雪》的散文了,加以下雪的时机已过,不妨写写踏雪的事儿,似还有点脚踏雪地“接地气”,耳边又闻“咯吱”声,行走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浓浓的诗情画意在脚底下满溢。
我从小就爱踏雪,喜欢听那种声音,喜欢看那种景致。每每大雪飘过,我喜欢穿着父亲给我买的小蒲窝子到街门外赏雪,身后留下低低的“咯吱”声,站在石头上插着手晒太阳、聊天的大人们看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嬉戏,我看大人们站在石头上谈天说地,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及至上学,每每大雪过后,我就会背起书包,沿着从街门外到学校的一条弯弯的雪路行进,小小的脚底下发出长长的清脆的不均匀的“咯吱、咯吱、咯吱咯吱”声,似乎传来了远古的情调。沿路抬头远望我家的柿子树、杏树上,一如一夜间开满了一树树鲜花,煞是好看,低头近看眼前的大崖坡下,如同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站在高处观雪后崖坡下的房屋、树木、草垛、院落,大自然的妙笔勾画的一片片、一块块洁白如玉、错落有致的景致,天地万物,一袭素衣,当时觉得就是好看,现在觉得没写出来就是遗憾。记得踏着“咯吱、咯吱”的冰雪,看着洁白无瑕的雪,我总会搜寻着最洁白、干净的雪,用稚嫩的小手鞠一捧,放到唇舌间慢慢品味,雪,甜甜的,带着丝丝清凉,品尝的是大自然送来的景致和意味,奇妙极了。纵然冰雪凉牙也不退缩,即使冻红了小手也在所不惜。儿时踏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每每想起,耳畔犹闻“咯吱”声。
青年参军到了部队,新兵连时,我曾踏着冰雪的“咯吱”声持枪上岗,我曾踏着冰雪的“咯吱”声走向训练场,记得在初建的营房里,我和新战友们踏冰参加队列训练,卧雪练习瞄准射击,踏雪的“咯吱”声涌入了保家卫国的嘹亮歌声里。我们通信兵的职责转战南北,蓝田大地留下了我们踏雪的身影;八百里秦川留下了我们踏雪护线的“咯吱”声。在军营踏雪的“咯吱”声,象征着我们通信兵一辈子的骄傲,每每想起那踏雪的“咯吱”声,仿佛还置身在踏冰卧雪的护线中……
雪后早晨,步行上班,“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如此悦耳,我踏着“咯吱、咯吱”的雪声走向办公室的路上,仔细一听,身旁传来同样的“咯吱、咯吱”声,一阵紧似一阵的“咯吱”声已压过了我脚下的“咯吱”声,汇成了踏雪上班的交响乐,引我不由得回头一望,一个个、一群群男女同事急急地踏雪走来,有走向办公室的,有走向站、所的,还有走向施工现场的……同事的踏雪“咯吱”声不同,却汇成了为民服务的大旋律。
偶尔早起,踏雪晨练,刚出小区大门往右一拐,就见一环卫工人推着垃圾车踏雪行进,一大早就捡拾着夜晚遗落的垃圾,忽见脚边一个丢弃的方便袋,我正待弯腰,还是环卫工人眼更尖手快,已先我一步将方便袋从地上捡起,放到简易垃圾车里。他行走过处,脚下留下急促的“咯吱”声,车下也留下急促的车压雪的“咯吱”声,这急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