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民怒四起,魔道强者入大夏,各国使臣遇刺【月初求月票】(第3/8页)大夏文圣

匈奴更恶心,最起码匈奴做事不敢明目张胆。

    真要做了什么撕破脸皮的事,大不了就打一架。

    可西边那些游牧外族才是真正恶心人的存在,抢商人,抢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倘若能跟匈奴国结盟,那么大夏就不需要派自己的兵去处理,只需要匈奴国招呼一声,这种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可能商人还是会抢,毕竟钱太多,利益太大,是真的爽。

    大夏并非是不强盛,而是需要时间去发展,这个发展要不了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不遇到江宁郡这种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最多三十年,大夏王朝便能重现当年之辉煌。

    等到了那个时候,那就不好意思了。

    什么?你居然敢看我一眼?你想宣战是吧?兄弟们,匈奴人瞧不起我们,大骂我们大夏人是狗,这不干他?

    发展起来大致就是这种剧情,就因为两个将士们远远看了一眼,然后开战了。

    不需要任何其他借口,打你就是打你。

    而这二三十年怎么渡过?

    和亲。

    是缓兵之计。

    和亲,看似耻辱,却隐藏着智慧,一但和亲,大家关系缓和,贸易展开,双方百姓笑嘻嘻,我边境没事了,你国内安定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唯一牺牲的就是一个人。

    这个送去和亲的女人。

    但对于朝堂来说,一个女人算不了什么,甚至十个,百个,一千个都算不了什么。

    牺牲便牺牲了。

    一但开战,边境就会有数十万将士牺牲,甚至如若战败,那便是人间炼狱,死的就不是一两个人那么简单了,而是百万百姓。

    当年边境十二城,死了多少人?死了多少百姓?

    屠城七日,你连哭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和亲不是一件坏事。

    除了本能上属于现代人的反感,以及一种说不出来的憋屈感,其实站在经济角度和国家整体角度来看,和亲是一件好事。

    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站在个人角度来看,很恶心人。

    尤其是匈奴这种地方,还有一个父亡母妻制。

    意思就是,倘若父亲死了,父亲的妃子全部都成为儿子的女人。

    四大美人之一,不就是这个下场?

    很残酷,也很病态。

    常人无法接受,对出嫁的人来说,是极致的痛苦与折磨,生不如死大概就是这样吧。

    万一挑选出来的公主,还有心上人那就更是人间惨剧了。

    抛开理性,顾锦年心里也直犯恶心和不爽。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己很难阻止。

    “百姓已经骂起来了。”

    “书院的学生也跟着骂起来了。”

    “这件事情,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苏怀玉喝了口茶,他感觉这件事情没这么简单。

    “骂几句很正常。”

    “等人嫁过去了,安定一段时间就好了。”

    顾锦年能够理解,毕竟大夏子民还是有自豪感和自傲感的,这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太祖打出来的。

    一袭布衣,横扫十国,打出赫赫凶名,也打出大夏国威。

    只不过骂归骂,事情不会因为谩骂而改变。

    毕竟嫁出去一个女子,换来国家安定二十年,总比大夏开战,万一战败,几十万大军战死,外加上几百万百姓遭到屠杀。

    想想看这两个,谁骂的更凶?

    “恩。”

    苏怀玉淡淡开口。

    “你怎么一直在这里恩恩恩啊,就不会说点别的?”

    顾锦年皱了皱眉,这家伙有病是吧?自己说了这么多,他就在这里恩,恩,恩,不知道恩什么东西。

    面对顾锦年的不悦,苏怀玉表现的特别平静,继续喝了口茶道。

    “这个话题不好参与。”

    “容易被打。”

    苏怀玉说了一句很古怪的话。

    容易被打?

    啥意思?

    还不等顾锦年继续说点什么时,几道身影走进来了。

    是李基,王富贵,杨寒柔等人。

    五道身影走来。

    倒也直接,一个个找位置落座下来。

    “疯了疯了,外面彻底疯了,京都上上下下都在骂朝廷。”

    “和亲之事,要惹来大麻烦了。”

    王富贵一身的汗,他来回跑了三趟,刚刚又出去了一趟,是去挂账。

    所以看到了京都内的一些情况。

    “朝廷会出手,闹不了几天的。”

    顾锦年平静出声。

    “这件事情引来民怨,不过整件事情听说,只是寻常和亲罢了,为了两国友好,闹不起来的。”

    杨寒柔跟着点了点头道。

    “什么狗屁两国友好,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