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求月票】(第6/8页)大夏文圣

 “本王该做的事情也已经做完了,让你后面的人也要尽全力,若顾锦年此番不死,我们的合作,本王要重新考虑了。”

    祁林王开口。

    白鹭府的事情,他有参与,但的确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包庇了很多人罢了。

    如若知道是这样的情况,他不会参与的。

    这是心中最后一丝良知。

    可事已至此,让他放弃,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差最后一步,若有机会,他还是想尝试拼一拼。

    “请王爷放心。”

    后者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待他走后,祁林王的眼神当中,也出现了犹豫之色。

    一直到翌日。

    大夏京都。

    天还未亮。

    许多百姓已经早早起来了。

    今日,他们知晓,有一个叫做顾锦年的人,要押送回京了。

    百姓们在必经之路等待着。

    想要看一看顾锦年。

    这几日,白鹭府的事情,在京都热议不绝,众人为顾锦年的遭遇打抱不平。

    认为顾锦年一心为民,却惨遭入狱。

    可人微言轻,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此,等到寅时时,囚车缓缓出现,映入百姓目光之中。

    囚车到来。

    百姓们纷纷望了过去。

    囚车当中。

    顾锦年静静盘坐,他这些日子都显得平静,也很少说话。

    他心中也在思索诸多道理。

    江陵郡的事情。

    白鹭府的事情。

    太多太多的事情,让他不由自我思考。

    不知道为何,顾锦年逐渐有些明白一些道理,他在思考,自己是否要立言。

    但最终他摇了摇头。

    虽经历苦难。

    但还没有彻彻底底的明悟真理,还是需要一定的补充,还有一定的内心认可。

    否则不遵从内心,也无法真正立言。

    立人生之言。

    “世子殿下,到京都了。”

    刑部主事的声音响起,提醒了顾锦年一声。

    听到这话,顾锦年逐渐回过神来,他目光望着京都的百姓。

    百姓们结伴而来,其中还有诸多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望着顾锦年,就如同仰望着一位圣人一般,眼神之中是敬佩。

    “世子万古。”

    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谁高呼了一声。

    下一刻,震耳欲聋的声音随之响起。

    “世子万古。”

    一道道声音响起,这声音汇聚如海,震散云霄。

    百姓也好,读书人也罢,他们早就听闻过顾锦年的事情。

    今日只是抒发于心,道一声世子万古。

    面对这般的赞赏,顾锦年内心十分平静,他所做之事,并非是想要得到赞扬罢了。

    囚车缓缓行驶,顾锦年平静无比。

    可就在此时。

    一行队伍出现。

    为首之人,是刘言,他带着一些宫中侍卫,拦住了囚车。

    而后缓缓展开圣旨,出声开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世子顾锦年,为民除害,救白鹭府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乃不朽之功,为天下读书人之表率也。”

    “然,世子顾锦年,抗旨不尊,僭越国本,任意妄为,虽情有可原,但国法不可乱,不可功过相抵,故而,由刑部定卷,判世子顾锦年,七日后,于西门菜场斩立决。”

    “不可更改,不可大赦,钦此。”

    声音响起。

    刘言将圣旨放下。

    而周围百姓,却不由哗然一片。

    赐死?

    谁能想到,顾锦年居然要被赐死?

    他们知道,顾锦年这回虽然是救了百姓,可也闯了大祸。

    明白朝廷一定会严惩顾锦年,可没想到的是,居然要被赐死?

    而且是七日后就要问斩?

    这时间也太快了吧?

    “为何如此之快?世子殿下所作所为,需要衡量,这么快就有所定夺?这就是朝廷办案吗?”

    有读书人忍不住开口,质问刘言。

    “这就是刑部吗?白鹭府官员犯下滔天大罪,却要慢慢审问,世子殿下为民除害,不过是僭越规矩,就直接判斩?这还有公道吗?”

    “我等不服,世子殿下无过,不可斩。”

    “对,不可斩。”

    一道道声音响起,是一些读书人,他们再听到七日问斩后,直接忍不了了。

    他们开口,想要替顾锦年发声。

    不仅仅是他们,即便是这些百姓,也忍不住纷纷开口,为顾锦年打抱不平。

    面对众人的喧闹,刘言没有说什么,而是快步上前,将圣旨递给顾锦年。

    “学生接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