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官宴会,杀民充匪,三朝和谈,让匈奴赔偿八万万两!(第5/8页)大夏文圣

击开元鼓鸣冤了。”

    徐建满是苦涩。

    开元鼓。

    是太祖于皇宫大殿外设立的鸣冤鼓,凡击鼓者,视为有天大的冤屈,三司会审,皇帝亲自处理。

    当然,击鼓者,无论案件最终结果是什么,直接革职,发配边疆。

    之所以设立这个,其实是防备一些官员乱来。

    如果真有天大冤屈,到最后也会明贬暗升,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当然,这个案子必须大,如果不大的话,那就不行了。

    总不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惊扰六部和皇帝吧?因为一件这样的事情,耽误国家大事,这也不是小事。

    但顾锦年知道,这件事情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杀民充匪。

    太恶劣了。

    这也不是一般人敢做,或者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

    他有些不相信。

    影响太大了。

    “没有证据,你怎能证明你所说的一切?”

    “而且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谁敢包庇?”

    “幕后指使人又是谁?”

    顾锦年望着对方,如此问道。

    “回世子殿下,虽没有证据,但一百四十五人被杀,难不成没有半点蛛丝马迹?当真要查,岂能查不出痕迹?”

    “下官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下官有一位好友,乃是陈沟村之人,此事乃是我好友所言。”

    “起初,下官也不相信,故而前去调查,发现陈沟村已经被官兵封锁,对外宣称是百姓被土匪屠戮,可实际上是因为陈沟村,位置偏僻,本身就人烟稀少。”

    “再加上悬赏令的原因,这些剿匪军起了贪念,下官甚至推测,很有可能是这些剿匪军路过陈沟村,不小心做了什么事情,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解决陈沟村百姓。”

    “此事当地县令也第一时间上报,可上报半个月,没有任何动静,后来才发现所有的公文都被阻拦下来,有大人物出手,拦截下来。”

    “并且知晓此事的官员都被威胁,告知是谣传,要压一压这种风言风语,免得人心惶惶。”

    “至于这幕后之人,只能说是兵营的人,具体是谁,下官无法查证。”

    徐建出声,他不过是七品县令,很多事情自然没有权限。

    但这件事情,徐建敢说出来,就绝对是有问题的。

    只不过没有实质性证据罢了。

    这一刻,房间内彻底陷入安静。

    顾锦年沉默。

    “苏兄,你有什么想法?”

    顾锦年望着苏怀玉,不禁这般问道。

    “杀民充匪,这是死罪,诛九族的死罪,应当不会有人敢这般。”

    “可这几年,兵部粮饷的确紧张许多,只是再如何,杀民充匪,难以想象。”

    “属下认为,世子殿下无论如何还是要多多关注。”

    苏怀玉也不由皱起眉头。

    杀民充匪,这性质太恶劣了。

    你说不可能吧?

    可的确存在。

    你说可能吧。

    这事太恶劣了,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年头还会有人做这种事情。

    又不是乱世。

    既然事情说了,还是要关注一二。

    “好。”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紧接着从怀中取出三枚令牌。

    “这是秦王令,本世子的掌令,还有礼部掌令。”

    “徐建,本世子会安排五百精锐,随同你前去查探消息。”

    “不过秘密行动,不要露出任何马脚。”

    “你记住,不管有没有消息,都要写信联系。”

    “倘若最终结果,是有人违法乱纪,草菅人命,你汇报上来,本世子会着重处理,该罚就罚。”

    “可如若当真是杀民充匪。”

    “本世子也一定会严查到底,绝不姑息,你明白吗?”

    顾锦年将三枚令牌交给对方。

    如果非要说,顾锦年希望只是有人违法乱纪,草菅人命罢了。

    因为这代表着一个坏人,而不是一群坏人。

    倘若当真是杀民充匪。

    那牵扯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指不定顾家都有可能被牵扯到。

    那这件事情,就不是小事。

    “多谢世子殿下。”

    “请世子殿下放心,下官就算是不要这颗脑袋,也一定查明真相。”

    “下官也在此多谢世子殿下,世子殿下乃大义也。”

    得到大人物的支持,徐建顿时激动万分,同时也对顾锦年产生巨大的敬佩。

    世人皆骂权贵。

    那是因为权贵为富不仁,可如若每一个权贵都如同顾锦年这般,能为民伸冤,替民着想。

    谁还会辱骂权贵?

    “活下来。”

    “待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