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计定,斩宁王!【求月票】(第6/7页)大夏文圣

然而然,除长子之外,其余权贵的后代,一个个都不满,但不满又能如何?

    只能低头装死。

    可若是朝廷下达一道圣旨,那就由不得这些藩王怎么想了。

    除了宁王这种,其他藩王权贵,谁不生个十几个儿子?有些能力强的王侯,生上百个后人都不足为奇。

    朝廷下达圣旨,算是给他们撑腰,等老头子一死,就可以名正言顺争夺家产了。

    包括他们的娘亲,也会竭尽全力去争夺家产,你要是不给?那我就进京告状。

    朝廷来收拾你。

    什么?你们这些长子都不服?联合起来想要造反?

    没问题,造反成本多大?你手下将士愿意带着全家老小陪你一起造反吗?

    成功了还好说,没成功你全家都要死光啊。

    这个时候,二公子三公子四公子,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纷纷出面,来到这些本就内心摇摆不定的将士面前说上一句。

    你何必造反呢?要不这样,你直接把大公子抓走,咱们一起合伙,让你往上走一走?

    一听这话,有几个人能顶住?

    就算这个属下忠心耿耿,那行,直接去找副将军。

    兄弟,想转正不?

    一句话的事情。

    一切都是利益,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皇帝不给下面人好处,照样被反。

    如果群臣没有权力,皇帝独揽大权,什么事情亲力亲为,眼中容不得一丁点沙子,认真搞三年,搁普通世界,不是暴毙就是溺亡。

    放这个世界,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

    扪心自问,整个大夏王朝所有权贵阶级,有几个没享受权贵福利?

    把大家的底掀开,有几个鞋子上没有泥巴?

    顾家都不可能干干净净,圣人世家都做不到。

    这是天理。

    永盛大帝是瞬间明白了这个推恩令意味着什么。

    让这些权贵内斗起来,而且还是父子,妻妾之间的斗争。

    这些王爷,侯爷,在外人看来,都是一等一的存在,高高在上,可在家庭内部,还不一样是人?

    小妾吹点枕头风,人就麻了。

    外加上长子固然重要,但其他儿子就不是儿子?指不定有些长子还不如其他儿子。

    这是攻心之计。

    这是阳谋。

    无解的阳谋啊。

    永盛大帝实在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激动,他已经能想象到,这计谋若是施行下去,各地王侯会是什么表情。

    只不过,永盛大帝很好奇,顾锦年说的三件事情。

    “你说。”

    “朕听。”

    永盛大帝强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询问着顾锦年所言。

    “陛下。”

    “推恩令能否真正施行下去,完全取决陛下什么时候下达圣旨。”

    “但施行和有没有效最为重要。”

    “一但圣旨传递出去,只怕会激起这些藩王反感,这很有可能是一个机会,被他们拿来抨击,到时候逼迫朝廷,要么废除,要么他们就造反,这一点陛下必须要思考清楚。”

    顾锦年道出其一。

    “这个朕明白。”

    “这推恩令,既可平定藩王之乱,但也有可能引发藩王之乱。”

    “所以,推恩令之前,朕必须要杀鸡儆猴。”

    永盛大帝出声,他明白顾锦年的意思。

    这道圣旨,明眼人都知道是什么,必然会引起藩王反逆之心,很有可能会被有心之人带偏。

    毕竟今日是推恩令,明日很有可能就是削藩令了。

    “朕想到了。”

    “杀民充匪,敲打西北二境,把这件事情公布于天下,在关键时刻,留有余地,不压迫的太紧,再将推恩令拿出。”

    永盛大帝只是稍稍一想,便想到了关键点。

    推恩令拿出去,必然会引起藩王争议。

    但在推恩令拿出去之前,渲染这杀民充匪之事,处死一切主犯,为民伸冤,并且将矛头指向各地藩王。

    不管有没有参与,都要让他们人人自危。

    关键时刻,退一步,再将推恩令拿出来,虽然依旧不开心,可对比这样继续闹下去,这些藩王会选择接受。

    毕竟那个时候,百姓的舆论绝对不小。

    没有人敢跟百姓作对,即便是宁王。

    “陛下英明。”

    顾锦年礼貌性的夸赞一句。

    能当皇帝的,要是这点智商都没有,那的确可以换个人了。

    “其二,推恩令若下放出去,朝廷必须要时时刻刻关注,已经分家的权贵,必须重新分家,快要分家的权贵,出手干预分家。”

    “这样做,可以有效让一批人占据便宜,然后朝廷暗中扶持,封爵赐地,象征性给予一些礼服长袍,玉辇坐骑。”

    “如此一来,会有更多人羡慕,到时候便可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