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绝境之地,取尔项上人头,可解江中郡之难。【求月票】(第4/8页)大夏文圣

“既然是好官,是否是说,有人想要栽赃嫁祸于他?借锦年的手,除掉此人?”

    顾宁涯也算是官场老手,洞察的很直接。

    “一半。”

    然而方敬成并没有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一半?”

    “这又是何意?”

    这回李基和顾宁涯彻底不懂了。

    “汜水县县令不是他们的目标,区区一个县令,即便是有才华,又能如何?”

    “他们的目标是我。”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岂能猜不到前因后果?

    “是你?”

    “锦年叔,怎么又变成你了?”

    二人不解。

    然而方敬成却点了点头,对顾锦年充满着感慨。

    “这些百姓,就是他们设下来的计。”

    “我已经入局了。”

    “利用的也正是方先生所言的民心。”

    “还是有些经验不足,江中郡如若当真有贪官污吏,又岂能让这些百姓见到我?”

    “百姓逃难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顾锦年有些感慨,他明白自己已经中计了。

    而且如方敬成所说不错,若是自己处理不当,的确无法救灾,甚至还会惹来麻烦。

    “我明白了。”

    此时,顾宁涯也彻底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唯独李基,还有些搞不懂状况。

    “叔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直说啊,我脑袋转不动。”

    李基很有自知之明,不懂就问。

    “这还看不明白吗?”

    “江中郡,柳平府,汜水县县令写了一篇赈灾策,这赈灾策,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对于江中郡来说,这个策略算是不错,至少能稳定灾情。”

    “但对锦年来说,这个策略并不好,锦年的想法是稳定民心,如若征收粮食,说是说统一分发,可对于百姓而言,自家粮食被抢了,每天分一点点,大多数人还是心存抱怨。”

    “而有人在暗中散播谣言,大骂官府无能,官员贪赃枉法,几句这样的话,必然会引起民怒,只不过江中郡灾情还没有到饿死人的程度。”

    “所以百姓不会闹,只会选择留或者走。”

    “有粮或者有亲戚的百姓会考虑逃难,没粮也没有亲戚的百姓,则会留在江中郡内。”

    顾宁涯将这件事情认认真真的分析出来。

    他说的没有一点错。

    “留下来的百姓,心存怨念,可官府给粮食,他们不会爆发,一但等到官府断粮,哪怕是断粮一天,这些百姓将会彻底暴乱起来。”

    “到时候谁来了都没用,除非粮食来了。”

    “说直白一点,这个策略,是挺不错,但必须要依靠朝廷运粮,这个环节出问题,就要出大问题。”

    “江中郡官员采取此人的策略,定然也是居心叵测,一来此策是下面人写的,出了再大的事情,下面人负责,他们最多就是遭到处罚罢了。”

    “甚至不会有太大的处罚,关键点就在于这个救灾策没有太大问题。”

    “而百姓逃难,被我们撞见,锦年方才也说了,一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如今后面跟着大量百姓,他们跟着的目的是什么?”

    “你还不清楚吗?”

    顾宁涯说到这里,脸色是越来越难看。

    话说到这里,李基也逐渐明悟了。

    “他们跟着的目的,就是希望锦年叔去惩治贪官。”

    “可这有什么问题?既然知道对方不是贪官,就说明情况啊。”

    李基开口,下意识回答道。

    “唉。”

    “你爹是真的把你宠坏了。”

    得到这个答桉,顾宁涯叹了口气,随后继续说道。

    “你说的清楚吗?”

    “在百姓眼中,这个汜水县县令就是一个大贪官,如若锦年去解释,都不需要有人去造谣,在百姓眼中,锦年就成为了帮凶。”

    “锦年的一切名声,都会毁于一旦,因为在百姓眼中,官府实打实抢了粮,至于分配,太孙,我问你如若我抢走你一千两白银,然后每天给你半两白银,你答应吗?你会很开心吗?”

    顾宁涯问道。

    “不会。”

    李基有些明白了,但也不是特别明白,只不过代入一下的话,他的确不会很开心。

    “那不就够了,百姓已经产生了怨气,如若锦年不惩戒,锦年就要被扣上一顶官官相护的帽子,到时候百姓一传十,十传百。”

    “不需要两天时间,百姓就会彻底对锦年产生厌恶,而那个时候,锦年无论在江中郡做什么事情,百姓都不会相信。”

    “除非锦年把所有粮食全部还给百姓,但这样做的话,百姓只怕会第一时间逃离江中郡。”

    “这个汜水县县令这一点做的很好,他拿走了粮食,就是防止百姓逃难出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