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将宰相李善,扣押天牢,明日处斩,夷九族【求月票】(第2/7页)大夏文圣

自然代表着一些不同的信号。

    世人都知道,秦王与顾家关系不错,而今顾家出了一个麒麟子,自然而然顾家人说的话,要比寻常重一些。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说之前的顾家,可以左右太子之位,而今的顾家已经不是左右那么简单了,直接钦点都没大问题。

    只要顾锦年到永盛大帝面前说一句话都行。

    我觉得太子不行,秦王殿下还可以。

    那基本上秦王殿下就能上位了。

    只不过所有人也清楚的明白,顾家不会这么做,毕竟到了这个体量,太子也好,秦王也罢,都不会找顾家麻烦,就算他们任何一人登基了,顾家永远是顾家。

    以后的皇帝难道就不需要靠顾家吗?

    可若是参与进来了,万一万一万一,太子就是能登基怎么办?那这个仇大不大?

    别说皇帝宽宏大度,换做是谁都大度不了啊。

    所以不参与是最好的,当然声援两句合情合理,比如说顾冷现在就是这样,他并非是声援秦王,而是缓解秦王的压力,但同样也没有去得罪太子。

    这种做法才是最好的。

    面对顾冷开口,杨开的声音不由响起。

    “顾侍郎,老夫不认可,倘若兵分三路,虽然可同时营救,但这过程有多慢?”

    “如今五大绿洲还需要百姓迁徙,王朝内有诸多事情,把绝大部分力量分成三批人,至少需要两至三年才能彻底解决三郡之难。”

    “如若集中力量解决陇西郡,再将东林郡和南越郡的事情慢慢解决,实在不行让他们迁徙,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杨开出声,他这话也是支持太子,一来他的确是太子之人,二来他认可胡庸的计划。

    倒不完全是因为这种争斗。

    “陛下,臣也同意胡大人之言。”

    “臣,也同意。”

    下一刻,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也跟着同意,户部尚书同意很正常,集中力量去解决,对户部的财政来说也稍稍有些缓和。

    而工部尚书答应的原因就让不少人惊讶,毕竟工部与太子关系一般般吧。

    眼下这件事情,不说站队,但也大差不差,这样做有些不太好。

    不过,这段时间他们也发现了,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人时不时就聚集在一起,也不知道做什么,很有可能工部尚书已经被太子诏安了。

    “臣,不认可。”

    刑部尚书摇了摇头,还是出来拒绝。

    “臣等也不认可。”

    一些儒臣也跟着上前,伴随着一些武将一起出声。

    场面一度很尴尬。

    龙椅上,永盛大帝听着众人争议,有些头疼。

    是。

    大夏天灾已经结束了,这是一件好事,而且还开辟出五大绿洲,可正是因为这五大绿洲,搞的现在有些难办。

    一来天灾需要善后,那么善后就需要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支持。

    救灾需要银子。

    开辟绿洲也需要银子。

    上上下下都需要银子,大家伙都明白,大夏王朝未来可期,可问题是眼下的东西解决不了,那就麻烦了。

    说来说去还是东西给的太多太好了,有时候太好也不行。

    就好比一个乞丐,在城外破庙内,快要饿死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摆在他面前是一桌子佳肴和一万两黄金,只能二选一。

    选择佳肴,肯定是饿不死,但这一万两黄金就别想拿。

    选择黄金,那很好,你不能确定你接下来能买到吃的,万一周围百里没有任何人呢?

    有这么多黄金有什么用?反而拖垮自己。

    现在绿洲摆在面前,迁徙是大事,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但灾情也摆在面前。

    头疼的很。

    “诸位爱卿。”

    “不如这样,号召百姓,自发前往灾区,由大夏将士带领,虽无法直接解决灾情善后,但至少可以减少恐慌,如何?”

    永盛大帝开口,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百姓自发去做。

    只是此话一说,满朝文武都微微摇头。

    “陛下。”

    “倒不是百姓们不愿,而是百姓都要生存,若是白白去干活,对他们而言不公,再者自发前去,所需要的粮食,自然也要又朝廷解决,这依旧是开支。”

    “包括居住之地,包括人员管理等等事务,反而会搞的一团糟。”

    何言开口,满是无奈。

    想法是好,但不现实啊,老百姓又不傻,捐点银子差不多了,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去赈灾啊。

    “朕明白。”

    “朕的意思是说,许诺金银,等到朝廷税收回来,再给予补发。”

    永盛大帝又不傻,让百姓白干活肯定没人愿意啊,但银子大夏王朝现在是没有,可以后不见地没有啊。

    此言一出,户部尚书何言不由微微沉思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