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啥?一斤一千两的茶叶?一人一斤,别让隔壁户部看不起!(第7/13页)大夏文圣

各地建设不夜城,也就不怕有人暗中使坏,民意不可违,再者各郡各府,也自然愿意配合。”

    太子点了点头,明白了顾锦年的意思。

    不过接下来,顾锦年说的话,让他们有些惊讶。

    “如若诸位同意的话,还有两件事情,我要说一说。”

    “其一,分账过后,我希望诸位大胆的去花银子,有多少花多少,不要去吝啬,也别存什么银子,就使劲花,能花一百两银子,就不要花八十两银子。”

    “其二,大夏不夜城一共一百筹,目前太子兄,太子妃,皇后娘娘,太后老人家,秦王兄,顾家,王富贵,苏怀玉,王尚书,杨尚书,占据二十筹。”

    “剩下七十筹,我独占五十筹,所以再剩下的二十筹,我打算再拉二十人入内。”

    “这二十人,必须要是朝廷重臣,不过也不需要求着人家入筹,但只要他们开口了,就让他们入进来,当然入筹的银子,就是五万两黄金了。”

    “剩下的十筹,就是分给各地官府,这样一来,利益捆绑之下,这生意只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大,当然这一切只是限制于大夏王朝内,若是大夏王朝外,有另外的算法,现在就不说了。”

    顾锦年开口。

    将股权这东西跟大家说清楚一点。

    他还要拉更多人进来,拉大家进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做大做强。

    其实光目前这入筹的十人,就已经可以撼动整个大夏朝政了,但还是不够,因为是做生意,得利者越多越好。

    即便是有反对的声音,只怕也会在一瞬间被无数人抨击。

    就好比户部尚书何言。

    他不是不好看大夏不夜城吗?

    如果他知道大夏不夜城赚钱,然后拥有入筹的机会,一入筹,你看看何言是什么态度?

    谁要敢唱衰不夜城,何言第一时间冲出来揍他一顿。

    就是这么简单。

    “这个可以。”

    “可以是可以,但这样做的话,老爷子那里有些不太好交代啊。”

    杨开同意,但太子却想到了永盛大帝,他总觉得这样做,有点结党营私的感觉。

    哦,不,这已经不是结党营私了,这就是联合起来啊。

    “兄长放心。”

    “这不夜城是陛下答应了的事,再说了,我占五十筹,舅舅能说我什么?”

    “而且,我又不是不交税,老舅说了,前二十年免税,我客气一点,免税十年,十年之后,七十二郡,必然全部都有大夏不夜城。”

    “就光是正常的租金,一年下来也有上百万万两白银,按商税三成来走,一年国税收入三十万万两白银,老舅能说什么?”

    顾锦年不以为然。

    反正这事永盛大帝答应了他,堂堂皇帝,总不可能耍赖吧?

    一点信用都没?

    “那倒也是。”

    “换任何人都不行,可换成是你锦年,老爷子还真不能说什么。”

    “行,我觉得妥当。”

    太子点了点头。

    的确,换别人这事肯定行不通,结党营私的帽子扣下来,你能怎么办?

    可顾锦年不一样啊。

    顾锦年需要结党营私吗?他一个人就是最大的党派,未来的儒圣,大夏第一侯爷,一个个光环加在顾锦年身上,拯救大夏多少次危难?

    说句不好听的话,顾锦年可以不要大夏,但大夏不可以没有顾锦年。

    真是这样。

    所以区区带着大家一起做生意,还真没什么好说的,如果后面真的交税,那就更没什么说的了。

    “不对。”

    “锦年,若是按照这样分配,你不是说要开新的不夜城吗?这新开的不夜城,得花不少银子吧,手头上的银子都花没了,等大夏不夜城慢慢赚的话,得等多久啊?”

    此时此刻,秦王的声音响起,他有些疑惑,觉得顾锦年少算了一笔账。

    “兄长,你放心,若是京都大夏不夜城真的能按照计划而行。”

    “下一个不夜城,你信不信,只要我们选好了地方,都不要建,就有无数商人送这钱给我们。”

    顾锦年自信满满道。

    这话不是他吹的,只要大夏不夜城真的能名扬天下,不,都不需要名扬天下,只要能名扬大夏王朝,只要顾锦年开口,在某某郡设立一个不夜城。

    全国上下所有商人都要蜂拥而至。

    为什么?

    因为商人逐利,大夏不夜城的商铺,赚了银子,他们就想买更好的,而其他商人坐得住吗?

    稳赚的生意,谁不想赚?

    而且还是大夏第一侯顾锦年开设的,不怕有人找麻烦,就凭这一条,就吸引不少商人。

    “原来如此。”

    秦王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行。”

    “若没什么大问题的话,我明日就让人将银票送给诸位府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