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哪里听来的(第1/2页)长安好

    最新网址:    正是那崔璟。

    今日未行军,他便未着甲衣,换了深青色圆领箭袖暗纹长袍,腰系蹀躞带,勾勒出笔挺流畅的腰背线条。

    昨日见时,未能看清其面容样貌,此时其立于晨光下,便如薄雾散去,终见青山真容。

    其人如名,如玉含光。

    此人眉弓生得极好,鼻梁高挺,便愈显眉眼深邃,如幽峭山谷,敛藏华光万丈。

    再往下看,那层淡青胡茬仍在——

    而此一刻,看清了这张脸之后,常岁宁便大约明白了此人为何要留胡子了。

    昔有兰陵王,因长相过于俊美而不足以威赫敌人,遂每上战场时便以面具遮面。

    当然,面前此人实在样貌过盛,倒也不曾因那层胡茬而掩盖太多,但总归是聊胜于无,且的确添了几分威凛之气。

    “快来见过崔大都督!”常阔笑着朝常岁宁招手。

    常岁宁只好走过去。

    在常阔含笑的目光示意下,她强压下心中不适应,垂眸朝崔璟抬手:“见过崔大都督。”

    常阔未提她身份,她未报名姓,崔璟亦未多问,或许是知晓了,或许是无意探究,只微颔首“嗯”了一声。

    “都督所拟之奏表,待我细看罢,再使人送回去。”常阔说道。

    战毕归朝之际,军中皆要拟奏表呈于圣人,除了战事详细,更有各将士的功勋伤亡明细——有功者是否能论功行赏,伤亡者的家属是否能得到抚恤,皆在此上了。

    此奏表由崔璟亲拟,再使常阔过目核对是否有错漏之处,力求细致缜密。

    崔璟再次颔首,抬手朝常阔一礼,常阔抬手还礼罢,便让楚行:“送崔大都督。”

    楚行将人送出院门,在崔璟的示意下留了步。

    而此时,恰遇魏叔易朝此处而来。

    “崔都督也在,实是巧了。”魏叔易施礼。

    崔璟神情疏淡:“你来作何?”

    “自是来拜见常大将军。”魏叔易含笑道:“同朝为官,既为下僚,又是晚辈,于公于私,都当前来拜会。”

    说着,含笑看向崔璟:“本打算拜会罢常大将军,再去崔都督处的,一为道谢,二来于合州时得了些好茶,恰宜于崔都督同饮叙旧。”

    崔璟看了一眼他身侧近随长吉手中所提之物,道:“东西收下了,人不必去了。”

    “……?”魏叔易笑意微滞。

    元祥已朝长吉伸出了手。

    长吉的表情扭曲挣扎了一下,动作僵硬地将东西递出去。

    元祥微一把夺过来,微抬着的下颌仿佛写着四个大字——拿来吧你。

    “走了。”崔璟面无表情,抬脚离去。

    见人走远了,长吉才瞪眼道:“郎君……现在怎么办?”

    那茶是郎君拿给常大将军的!

    至于郎君为何要说出是给崔大都督的,除了“郎君行事多有病”之外,依照往日经验来看,这是笃定了崔大都督不可能搭理郎君这张嘴的——

    可谁知崔大都督不按常理出牌!

    “这崔令安……是存心想让我空手进去啊。”魏叔易“哎”了一声,视线对上院内已朝自己看过来的常岁宁与常阔——再使人折返回去备礼是来不及了。

    跟着自家郎君空手往院中走去的长吉觉得面上实在无光。

    倒不单单是因为空手拜见常大将军,而是又在那崔元祥面前丢了脸!

    可谁叫自家郎君嘴欠呢?

    常岁宁将方才那番“嘴欠自有天收”的翻车经过大致看在了眼中。

    而常阔自不是计较之人,见得魏叔易来,很是热情地招待了,并商定了明日一同动身之事。

    ……

    次日清晨,大军按时动身。

    此后一连四五日,便皆是在途中。

    再路过城池村镇,崔璟一概不入,有地方官员设宴相请,也被他悉数拒绝。白日行军赶路,晚间则与将士们一同扎营歇息。

    如此赶路,自是大大节省了时间。

    “……跟着崔璟,倒不必担心再遇截杀,安心归安心,只这五脏庙却是受苦受难了。”帐中,衣着洁净的魏叔易盘坐于小案后,对着眼前的菜粥干饼,无从下口。

    “魏侍郎倒比那崔大都督更像崔氏子。”常岁宁将一碗粥喝罢,放下了碗。

    行军途中,有热饭吃已经不错了,有时急着赶路,根本来不及去支锅生火,这也就是回程的路了,才不至于太着急。

    “此话不假。”魏叔易笑叹口气,倒也实诚:“崔璟十二岁即离家从军,起初连身份都是冒用的,早吃尽了苦头,过惯了这军营生活,的确是我所不能比的。”

    “不过……顿顿都需吃肉的常小娘子既都能吃得了这军伙食,魏某若再一味挑三拣四,也实在不像话。”魏叔易一幅惭愧之色,端起了粥碗。

    喝了两口,又默默停下。

    常岁宁也无意看他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