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她不是我的,但我是她的”(第2/3页)长安好



    崔璟又打开这狼犬的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是迟了几日送来的,信上主要说明一件事——魏侍郎已然回京了,请大都督放心!

    这次的字迹很欢快,像是狼犬得意翘起尾巴。

    最后,崔璟打开了家书。

    祖父的,族中几位叔公的,还有卢氏崔棠崔琅三人的。

    后面这三人组的来信回回都很有分量,比之元祥,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看信,轻易都不敢随便打开。

    这次的信,或因是年前最后一封,写得更有分量了,从一张张信纸上的笔迹来看,三人都参与了进来,大约是一人写至手酸力竭,便再换一人顶上……

    次序则又按照家庭地位排列,比如最前面的字迹是崔琅的。

    崔琅说明了家中近况,族中大小事,朝堂之事则一笔带过,反复提到的有「师父」二字,道常岁宁如今在京中如何名声大噪,被誉为将星转世,字字句句间甚是引以为豪。

    将星转世……

    崔璟看着这四字,无声笑了笑。

    将一封封信都看罢,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

    而与卢氏母子三人的书信一同送来的,另外还有一口箱子。

    崔璟让人将箱子打开,只见里面是满满当当、整齐叠放的新衣与鞋靴。

    卢氏在信上说,因时间赶,想在年前送到,便请了裁缝经手,待来年时间充裕,她再亲手做春夏衣袍给他,又道「母亲手艺寻常,望大郎勿要嫌弃」。

    近随备下了热水,崔璟沐浴罢,便里里外外换上了干净合体的新袍新靴。

    更衣罢,不忘将那封信重新收入怀中。

    这时,有护卫来传话:「宴席已设下,秦都护请大都督前往。」

    此宴席,既是为崔璟洗尘,也是年夜宴。

    安北都护府上下官员皆在,还有其他戍边武将,见得那青年前来,皆起身行礼。

    青年着圆领宽袖深青色长袍,玉冠束发,眉眼漆黑深邃,俊朗非常,既有崔氏世家子的清贵无双,又有沙场上磨砺而出的凛冽锋芒,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他身上杂糅一处,令其愈发特殊夺目。

    北地民风粗犷开放,都护府里的女卷也在,只是分席而食。

    几名年轻的

    女郎看着那青年入内,起身行礼间,视线定在崔璟身上,如何也移不开。

    崔璟落座后,众人才跟着坐下。

    席间,崔璟甚少开口说话,他一向寡言,在场的官员大多已经习惯。

    「你们猜,崔大都督离席前……能不能凑足十句话来?」女席上,有几个女郎小声交谈。

    秦都护也觉挺悬,他甚至觉得崔大都督根本没在听他们废话。

    酒过三巡,崔璟依旧没怎么说话,反倒是那些武将们因吃了酒,说起话来愈发随意。

    有人提到了和州:「……我听说朝廷已下旨,让那位为守城战死的和州刺史之子,接任其父刺史之位!那小子似乎才十六七岁!」

    「人家满门都是忠烈,和州上下因此战而上下归心,朝廷此举,既是褒奖,也是安稳人心……」

    「年少无妨,有本领才最紧要!想咱们当初投军时,也是个娃蛋子呢!」

    一位头发花白的戍边老将,道:「说到年少……你们可有听说常大将军他那闺女的事迹?那女娃叫什么来着,常……」

    「常岁宁。」

    答话的是一直沉默着的崔璟。

    「?」众人皆看去,多觉稀奇。

    那姓吕的老将便笑着问:「崔大都督也知道这女娃的事?」

    崔璟点头:「知道。」

    「崔大都督当然知道!」有醉了一半的中年武将笑起来:「诸位难道不知,这女郎可是崔大都督的心上……」

    说着,因察觉到秦都护「什么都说,你不要命了」的眼神制止,连忙闭嘴。

    秦都护额角起了冷汗,忙向崔璟端起酒杯赔笑。

    且不说传言不知真假,即便是真的,那女郎却也是拒绝了崔大都督的,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万一爱而不得,因爱生恨什么的……对吧?

    却见那青年未见异色,反倒一笑:「无妨。」

    秦都护:「!」

    这还是他头一回见这位有笑色儿!

    无妨?

    那他懂了!

    就是敞开了说的意思呗!

    看来虽是爱而不得,却是一点儿也没恨上啊。

    秦都护会意一笑:「我可是听说,这位女郎骁勇不输常大将军!听说和州城之所以能保住,有这常家女郎一半功劳,也不知是真是假?」

    此言一出,于是本打算离席的崔璟稳坐原处:「传言非虚,皆是实情。」

    其认真重视的程度,甚至给了秦都护一种强烈的错觉——譬如,若有人即将成为崔大都督刀下亡魂,只消及时喊出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